2018年7月8日,由智能工廠產業鏈國際合作聯盟主辦,和利時承辦,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協辦的“智能工廠產業鏈國際合作聯盟戰略研討會”在和利時北京總部國際會議廳隆重舉行。
由和利時、華為、川儀股份、新松機器人等一批擁有智能工廠技術方案的優秀企業聯合發起的“智能工廠產業鏈國際合作聯盟”正式成立。
現場嘉賓開啟聯盟成立儀式
同期召開了首期智能工廠產業鏈國際合作聯盟戰略研討會,邀請到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科技部高新司、北京發改委外資處、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等中央及地方政府領導;中石油、中石化、中國電建、中國能建、五礦集團等近150名中國知名大型企業代表;中國知名的外交官、駐華使館代表,聯盟成員單位、相關社團、31個國家的留學生及媒體代表等參會。
和利時集團董事長邵柏慶
作為“智能工廠產業鏈國際合作聯盟”的發起單位之一,和利時集團董事長邵柏慶在大會致辭中表示,和利時積極推進智能制造,參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設,不遺余力地為國內工業自動化、軌道交通自動化和醫療自動化三大領域的用戶打造滿足其定制化需求的智能制造整體解決方案,致力于用掌握核心技術的自動化與信息化技術產品提高中國及沿線國家制造業的生產效率、提升產品品質。近年來,和利時非常重視國際業務的發展,未來,和利時將在聯盟中充分發揮引領作用,整合各項資源,為聯盟搭建開放、合作、共贏的合作平臺,形成創新型政產學研用相結合的合作模式。
科技部高新司副司長楊咸武
科技部高新司副司長楊咸武對聯盟的工作提出建議,他表示,全球智能化時代的到來,為制造業的發展提供了方向,為自動化領域的發展提供了機會,當前的經濟形勢驅使國際合作聯盟應運而生;各企業之間應加強多項技術的組合,實現合作共贏;企業應充分發揮自己的核心技術優勢,助力中國智能制造開拓國際化發展。
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副主任劉建興
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副主任劉建興對當前和利時在智能制造國際合作取得的業績與戰略部署給予充分的肯定,并指出聯盟在開展智能制造國際合作時,應積極探索新模式、新機制,拓展新領域,加強合作模式的創新,要更加注重產業鏈上下游之間的協同創新;加強合作機制的創新,充分發揮聯盟的紐帶橋梁作用;加強合作對象的創新,積極鼓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產業、關鍵企業,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共同“出?!?。
會議還邀請了機械工業儀器儀表綜合技術經濟研究所所長歐陽勁松、EPC——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廣東省電力設計研究院王小博、中國機械設備進出口總公司薛璽罡、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高級經理于勇波等對于聯盟的未來發展從智能制造國際標準化工作、中國企業海外市場機遇、海外投資金融風險等角度進行分析和解讀。
和利時集團旗下杭州和利時自動化有限公司副總裁、智能工廠產業鏈國際合作聯盟秘書長楊永
和利時集團旗下杭州和利時自動化有限公司副總裁、智能工廠產業鏈國際合作聯盟秘書長楊永對聯盟的下一步工作做出詳細的安排與規劃,他提出聯盟下一步將建立協作機制,發展高端聯盟成員,形成更強大的行業示范和影響力,將聯盟打造成為國家相關部門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抓手,為國家推動產業建設、經濟發展、國際友誼作出貢獻。
和利時集團副總經理方壘
和利時集團副總經理方壘強調,經過半年多家國內優秀企業的積極響應與籌備,聯盟應運而生,揚帆起航。未來聯盟成員將整合優勢,抱團出海,引領中國智能制造走向世界!
會議期間,新加坡中國商會、新加坡制造商總會、新加坡廣東商會、中國建筑(南洋)發展有限公司、中石化潤滑油(新加坡)公司、中廣核(新加坡)公司、Gammon、WILLOWGLEN、Ultimate
Components、新加坡眼、獅城頻道等代表分別通過視頻對聯盟的成立表示祝賀。
和利時還組織與會嘉賓參觀了和利時展廳。在參觀展廳過程中,和利時工作人員詳細介紹了和利時二十多年來的發展歷程、目前在國內外市場的經營概況以及和利時在工業自動化、軌道交通自動化和醫療自動化三大領域取得的成績。隨后,一行人至和利時智能制造數字化車間參觀,并聽取了車間工作人員的介紹,對主要生產工藝流程及在智能制造領域的實踐成果進行了詳細了解。與會嘉賓就關心的問題和和利時工作人員進行深入的交流探討。
與會嘉賓參觀和利時展廳
近年來,和利時不斷加快國際化步伐,在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背景下,積極致力于國際化發展,在新加坡、印度、馬來西亞、印尼、意大利設有研發、生產或服務辦公基地,不斷拓展國際業務。此次聯合成立智能工廠產業鏈國際合作聯盟,在推動和利時自身國際業務的發展,開拓更為廣闊的國際市場空間,更有助于整合中國智能工廠產業鏈上下游核心資源,形成代表中國智能工廠技術和建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國際市場贏得更多的合作,讓世界越來越了解和認同“中國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