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進一步加強了校際之間的聯絡,提升大學生在工業自動化領域的實踐能力,貝加萊(B&R)公司根據實際工程中遇到的項目課題開展自動化應用競賽活動。目前活動正式拉來帷幕,報名正在火熱進行中。
本次活動的參賽選手主要針對貝加萊學界聯盟的各成員學校自動化專業學生。每個聯盟成員學校參賽名額不多于3組。競賽題目是根據工業中的溫度對象普遍具有非線性、時變性、大慣性、純滯后等特點,為避免其在控制中容易引起系統超調和持續的震蕩,要求參賽選手尋求一種自適應性、抗干擾性更強的控制算法。此題目實用性很強,引起各聯盟學院老師的極大重視,紛紛組織學生踴躍報名。山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東華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北京工業大學等聯盟學院的學生紛紛踴躍報名。
一、 參賽對象
貝加萊學界聯盟的各成員學校自動化相關專業的學生,可以是個人或團體(不得多于兩人)形式參賽,每個聯盟成員學校參賽名額不多于3個。
二、 競賽項目背景和要求
工業中的溫度對象普遍具有非線性、時變性、大慣性、 純滯后等特點,在控制中容易引起系統超調和持續的振蕩,要求尋求一種自適應性、抗干擾性更強的控制算法:
1. 離線優化設置PID的三個參數-比例、積分、微分
2. 系統運行后,當預置參數不滿足指標要求或者工況發生變化時,無需停機或者人工調整PID的參數,各參數能夠在線的自動調整(online tuning)。
要求在盡量短調節時間內,最大動態偏差盡量小,將溫度的靜態偏差精確到0.5度,使系統達到最優或次優的控制效果。
三、 競賽日程及重要時間
1. 競賽報名截止日期:2007年3月31日,請貝加萊學界聯盟的各成員學校參賽的選手在此日期前填寫報名申請表向學界聯盟聯系人報名。
2. 編程平臺熟悉,控制算法確立時間:2007年4-5月期間,通過參賽資格審核的選手,在其所在的學校的貝加萊聯合實驗室熟悉編程開發平臺,建立初步的控制算法和控制方案。
3. 領用被控對象日期:2007年6月,領用被控對象以及相關的硬件和技術資料。
4. 實際調試時間:2007年6-8月期間,參賽選手在其所在學校領用的被控對象上,根據自行建立的控制算法和方案完成實際調試。
5. 方案提交截止日期:2007年8月17日,請在此日期前將控制方案的說明文檔和最終完成的調試程序,遞交學界聯盟聯系人。
6. 方案第一輪篩選日期:2007年9月
7. 方案審定與評比結果公布日:2007年10月,學界聯盟將在第二屆山東年會上,完成方案的最終評審并公布獲獎名單。
四、 評審方法
由貝加萊學界聯盟的各成員學校的專家組成評審小組,負責競賽的評審工作,以保證競賽評比的公平和公正。
五、 評審標準
|
評審內容 |
權重 |
控制品質 |
動態準確性,最大動態偏差值 |
16% |
靜態準確性,靜態偏差值 |
20% |
快速性,調節時間 |
16% |
穩定性(離線tuning,在線tuning) |
16% |
其他 |
2% |
理論部分 |
控制理論的先進性,可行性 |
5% |
系統負載(包括CPU負載、內存消耗) |
8% |
程序的魯棒性 |
6% |
控制變量的接口定義易操作性 |
6% |
程序條理性以及變量的申明 |
2% |
說明文檔 |
2% |
其他 |
1% |
六、 獎勵
本次競賽設立三個獎項,獲獎選手將頒發獲獎證書,并獎勵
一等獎:邀請主要成員赴貝加萊奧地利總部參觀學習
二等獎:1500RMB或價值1500RMB的數碼產品
三等獎:600RMB或價值600RMB的數碼產品
所有參賽的選手將獲得貝加萊學界聯盟提供的一份紀念品。
七、 其他
每個參賽的貝加萊學界聯盟成員學校請指定一位教師,由他負責培訓參賽選手,熟悉Automation Studio編程軟件平臺,并負責領用一套被控對象的硬件模型,所有通過參賽資格審核的選手可以在這個被控對象模型上完成實驗調試。
控制對象設有多個溫度區,每個溫度區帶有溫度檢測,以及加熱和冷卻控制。
八、 聯系方式
聯系人:樊惠芳 女士
郵箱:fan.huifang@br-automation.com
電話:021-64326000 ext.211
報名表格下載:
貝加萊學界聯盟簡介
貝加萊工業自動化公司來自歐洲,在工業自動化領域占有技術領導地位。在工業自動化領域近30年來一直不斷地追求貼近客戶需求的技術創新,致力于為全球的行業用戶提供完美的自動化解決方案。以可編程計算機控制器為代表的控制系統、以Power Panel/Panel PC以及APC 為代表的人機界面及工業計算機系統、以ACOPOS Multi為代表的多功能驅動和電機系統以及以Automation Studio為代表的集成軟件平臺構成了貝加萊尤其是向制造業提供的整套自動化方案的基礎。
貝加萊公司不忘承擔社會責任,與高校的合作,對于貝加萊來說,不僅僅是擴大貝加萊的影響力,也是一種社會責任的承擔,在貝加萊的故鄉奧地利,貝加萊與高校的合作可謂根深蒂固,在全國61所高校中,貝加萊與23所學校有著合作交流,現在,貝加萊把這個良好的傳統又帶到了中國,致力于為中國的教育事業出一份力。
高校的專業學習中往往會存在學習的理論與實際脫節的問題,而通過貝加萊實驗室,使得學生能夠在學習中接觸到自動化最前沿的技術使得他們的視野得到開闊,在未來的工作和競爭中取得領先。同時,實驗室也承擔一定的貝加萊客戶應用培訓功能,分布在各地的實驗室,能夠使得貝加萊在當地形成對客戶的深入培訓能力。
貝加萊組織成立學界聯盟的目的就是為了加強貝加萊與各個大學以及各個大學之間相互的合作交流,而學界聯盟網站的成立旨在進一步促進這種合作交流,網站的成立,為學校、業界人士與現代化的工控技術之間建立了一個交流的平臺,為實現校園間的信息、經驗相互交流,共同組織項目提供了有利條件。

除了對各大學實驗室的設施介紹、課程介紹、教材介紹以外,為實現學校間無障礙的溝通,貝加萊學界聯盟網站設立了眾多開放的交流平臺,如論壇,論文下載,課程報名等,此外,對自動化界和學界聯盟的最新發展趨勢都將一一報道。
迄今為止,貝加萊和西北工業大學、山東大學、東華大學、華南理工大學、上海徐匯區業余大學以及北京工業大學都有相當規模的聯合實驗室。這些聯合實驗室的目的是針對學生的工業自動化實踐教學、業界客戶的培訓以及科研項目的合作這三個層次。最重要的是,將工業自動化技術最新的內容放到學生的課桌前,縮短書本和技術發展水平的距離,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