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來的工廠是什么樣的?
小編是不折不扣的科幻迷,于我,說到未來工廠,我的腦海里想象的是這樣一個場景,碩大的廠房里有自動化的產線,在需要大量組裝的工位,可以看到密密麻麻的、帶著白色帽子的廠工正嫻熟地將各個零件“糅合”在一起。
當眼光正好落在一對廠工姐妹身上時,居然發現她們的五官是那么地相似,原來她們是雙胞胎。然后環顧了四周,發現竟然所有在干活的人都長得一模一樣!哦~哦~,克隆人!!

這種情節的科幻片實在是太多啦....而在不久將來,的確會有很多“長得一樣”的“組裝人員”出現在工廠里,但他們不是克隆人,而是機器人。在機器人邊上還會有工人,他們和機器人配合,一起完成工作。多么和諧的一幅畫面啊!工人和機器人的零距離協作,簡稱人機協作,未來智能工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當然,面對未來人機協作的趨勢,公眾也有不少疑問,我們一一來看:
為什么需要人機協作?
在批量生產規模不斷縮減的時代,定制化的生產開始翹頭,因此生產過程需要具備更大的靈活性:不論在什么情況下,制定生產過程中的各個生產步驟時,都要盡量靈活,而人機協作提供了這種靈活性,可以快速對生產進行調整。
協作形式有哪些?

人機之間有四種不同類型的協作形式:
第1種,安全受監控停止。在此情況下,如果工人進入共享工作空間,機器人便會停機,一旦工人離開共享工作空間,機器人可以自動重新啟動。
第2種,手持引導。機器人的運動由人工手持進行引導控制。
第3種,速度和距離監控。在這種類型中,機器人防止人機接觸,實現方式為,當機器人和工人互相靠近時,機器人降低速度,然后當雙方互相離開時,再次提高速度。
第4種,功率和壓力限制,這是目前最創新的方式。在這種類型中,通過技術手段將工人和機器人之間的接觸力限制在無害水平。因此功率和壓力限制日益成為人機協作安全實施的重要趨勢。但是采用上述前三種協作類型的傳統工業機器人還會繼續存在。
“協作”了,就能讓安全無虞了?
機器人本質上還是機器,沒有情感,對安全和危險當然更沒有感知。只有通過針對性的人機協作安全解決方案才能讓機器和人和諧相處。
以上的人機協作如何通過技術實現安全?
協作形式不同,實現安全的方式也不相同。針對以上4種協作方式,皮爾磁能提供滿足客戶需求的個性化方案。
針對前三種比較傳統的協作形式,皮爾磁可提供兩類安全方案。
針對第四種協作形式(功率和壓力限制的方式)

想了解如何驗證?
再往下看就有答案了!

皮爾磁研發了創新的力和壓強測量系統PROBms,可測量機器人對人體施加的力和壓強,確保不超過上限值,即使碰撞也不會造成傷害。
PROBms可在全球租用。租用理念包括維護、校準和定期更新,因此用戶總能使用功能完善、技術先進的測量系統。人機協作流程改變時所需的重新測量可隨時獨立進行。從而提高機器人應用的可用性和生產力。
未來,分布式控制、人機協作都使得生產更靈活,更高效,定制化產品成為可能。但請別忘了——安全是首要考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