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在世界經濟論壇(WEF)新公布的21家燈塔工廠中,有10家都在中國,而其中就包括了今天被講述的主人公——施耐德電氣江蘇無錫燈塔工廠。這家擁有20年歷史的施耐德電氣電子部件工廠,近年來,在新時代新技術的幫助下,持續向全世界散發著數字化、集成化、低碳化的魅力。
2021年10月18日,施耐德電氣綠色智能制造無錫創新示范園正式落成。筆者有幸見證此次意義非凡的燈塔工廠揭牌儀式,并采訪到了施耐德電氣首席供應鏈官Mourad TAMOUD,以及施耐德電氣中國區供應鏈計劃副總裁崔海蓉。本文將為大家整理這家優秀工廠的獨特之處,并分析其在行業內的“零碳標桿”作用。
施耐德電氣首席供應鏈官Mourad TAMOUD
施耐德電氣中國區供應鏈計劃副總裁崔海蓉
數字化集成,點亮“燈塔工廠”
伴隨著2021年最新一批燈塔工廠名單的公布,截止目前,中國“燈塔工廠”數量已高達31家。此次施耐德電氣江蘇無錫工廠能從全球上千家工廠中脫穎而出,除了依托多年的制造經驗和施耐德電氣的創新血液,數字化技術的賦能功不可沒。
施耐德電氣綠色智能制造無錫創新示范園暨 “燈塔工廠”揭牌儀式
據介紹,為了應對日益頻繁的生產更改和訂單配置需求,該廠建立了靈活的生產線。模塊化的人機合作工作站、人工智能視覺檢測等新興技術,將產品上市時間縮短了25%、準時交貨率提升了30%、生產產品的次品率降低了22%。Mourad TAMOUD表示:“該工廠在端到端價值鏈的整個過程當中,把各種數字技術進行了集成,不僅僅是生產制造,在整個采購、運營、交貨方面都實現了一體化。”
施耐德電氣無錫工廠是施耐德電氣在中國唯一一家擁有電子制造能力的工廠,而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燈塔工廠”的稱號,它還是工信部認證的國家級 “綠色工廠”。Mourad TAMOUD表示,無錫工廠通過數字化技術可以實現可持續發展,同時在綠色技術的投資和企業效益方面取得良性的平衡。“先進制造”與“綠色可持續”齊頭并進,這與施耐德電氣所提出的“綠色智能制造”理念也恰是一脈相承。
初見“燈塔”,與眾不同
眾所周知,在制造業界,“燈塔工廠”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世界一流的制造能力。而在無錫工廠,數字化技術也毫不例外地覆蓋了從采購、生產到交付的每個環節,先進的制造能力在這里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除了精益化、智能化的五條自動化生產線,工廠中還有兩個亮眼之處值得矚目:
1. 創新的大型AS/RS自動立體倉庫加閣樓倉組合
在AS/RS 自動立體倉庫里,通過雙伸位堆垛機的選型,極大提升了整個庫區容積率的提升。據介紹,在無錫工廠2000m2的自動倉庫里,有約7000個棧板位,數量大約是普通叉車式倉庫的2倍。
在傳統庫區中,貨物上、下架高度依賴叉車,當訂單急劇波動的時候,叉車則會成為瓶頸因素。為應對多品種、小批量的生產需求,在揀配的閣樓倉中施耐德電氣巧妙地將叉車與人分離。當訂單急劇波動、上升的時候,倉庫可以通過增加閣樓層內的人數,以實現訂單揀配量的最大化。
配合各個閣樓層之間的物料轉運AGV小車,把員工揀配好的物料,轉運到生產線上。而這一切的背后,有施耐德電氣非常強大的WMS系統支撐運營。得益于施耐德電氣的強大數字化系統,倉庫能夠鎖定相關產品物料,避免員工跨樓層移動。
電子物料自動立庫
2. 蜂巢設計的積木化5G柔性生產線
近年來,5G通訊網絡的應用,為制造業掀起了新一輪高潮。高帶寬、低延時的特性更為高靈活性的柔性生產提供了富饒的土壤。在無錫燈塔工廠中,為應對小批量、多品種需求的棘手難題,工廠中設有一條基于5G開放系統的柔性生產線。
整個產線以協作機器手為中心,采用蜂窩巢布局的設計,只需要十分鐘左右,工位可以快速實現產線布局調裝,無需任何線纜連接。這不僅大大縮短了新產品的上市時間,提高了產品交付能力,還可以降低整個產線的占地面積。在未來,5G云化的應用還將進一步提升整個產線的柔性,強韌地應對未來更多的挑戰。
綠色供應鏈的標桿
除了全球領軍的數字化實踐能力,施耐德電氣的綠色可持續理念和其強大供應鏈一直廣受贊譽。2021年,施耐德電氣再次位列Gartner全球供應鏈榜單第四位,繼續蟬聯工業制造類榜首。此外,近年來在國際“碳中和”、國內“3060”雙碳計劃的大背景下,施耐德電氣也一直不渝深耕、應對從容。目前,施耐德電氣已在全球實現30家“零碳工廠”,其中14家在中國,當然也包括無錫工廠。
據介紹,施耐德電氣端到端的綠色供應鏈管理聚焦了四大領域:
● 綠色設計:施耐德電氣采用業界領先的EcoDesign生態設計方法,在設計端就把節能低碳、提高資源循環利用率等理念和技術融合其中;
● 綠色采購:通過啟動供應商“零碳計劃”等一系列舉措,施耐德電氣嚴格實施綠色采購,強化綠色評估,對關鍵供應商實行碳排放準入機制,旨在與合作伙伴一起實現端供應鏈的碳中和目標;
● 綠色制造:施耐德電氣貫徹精益生產理念,以領先的數字化技術踐行綠色智能制造,提升工廠能效、節約資源;
● 綠色交付:施耐德電氣以人工智能與大數據實現智慧包裝,廣泛采用綠色環保包材,加強循環利用和回收,并通過大數據算法為物流運輸電動汽車規劃最佳交付路線,顯著減少能耗。
當然,對于施耐德電氣來說,綠色與減碳也從不僅是一句口號。舉例來說,崔海蓉表示,施耐德電氣在2020發布的全新一代無六氟化硫(SF6-free)中壓開關設備,在設計之初就考慮到了綠色材料的使用,以降低環境破壞,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正是綠色理念的始終貫徹,才讓施耐德電氣在實現雙碳目標的道路上,在行業內樹立起一個個標桿。
截至今年9月份,施耐德電氣在全球已經有四家燈塔工廠,兩家發展中的燈塔工廠。這家無錫工廠,也正是其綠色智造理念極佳的展示平臺與縮影。放眼未來,施耐德電氣勢必還將在綠色智造之路上持續發力,為世界貢獻巨大的、無可比擬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