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能向電能的有效轉化自1980年代開始取得重大進展,目的是為了滿足尋找替代性能源的需求。1990年代,風能行業開始快速擴張。當時典型的風電裝機容量為750kW,輪轂高度為50m。之后又發展到了8MW的裝機容量、180m的輪轂高度以及超過120m的風輪直徑。沒有任何一種產業能像風電行業一樣在20年的時間里取得如此迅猛的發展以及擁有如此高的公眾關注度。
■ 與日俱增的維護費用
由于風電設施的高度日益增加,進行系統維護變得越發困難,維護費用也因此與日高漲。維護工作要準確制定出詳細到每個元件的保養計劃。對于海上風電設施,維護費用更高,因為天氣原因,海上適于維護工作的時間大多無法提前規劃。隨著風電設施的增高,整個系統的振動問題也愈發嚴重,特別是在輪轂、風輪軸承以及傳動裝置等機械組件中尤其明顯。
■ 可靠的連接技術
在整個系統所有類型的電氣連接中都采用可靠免維護的連接技術,對于長達20余年的運行周期來講是一項重要的投資成本保護。如果使用螺絲釘接線端子則無法達到此要求,因為如果在一個長期的時間段內觀察,銅具有流動性,在螺絲釘連接的壓力下會發生變形。銅會向螺絲釘接線端子的凹陷處“流動”,從而導致螺絲釘對于導線的壓力減弱。連接會松弛,進而使接觸電阻升高。因此,螺絲釘接線端子通常是發生火災的主因,若想避免,就必須定期檢查維護。
WAGO彈簧接線端子的可靠性卻可在此發揮巨大作用。彈簧接線端子可以保證可靠、免維護的電氣連接長達數十年。出于此原因,歐洲大電廠技術協會 (VGB)在其章程中明確規定:電氣連接所用的接線端子 應避免使用螺絲釘技術,而應采用彈簧連接技術。
彈簧連接技術適于風電系統的所有應用。采用籠式彈簧連接技術的WAGO產品可以覆蓋0.08mm2至95mm2的導線連接范圍。

WAGO支持通過免費軟件“ProServe”對軌裝接線端子進行全面設計規劃。設計人員可以借助數據庫對軌裝端子排進行設計與標記制作。而與CAE/CAD系統如Comos、Eplan或WS CAD等進行數據交換的接口也減輕了后續設計工作的壓力。
■ 傳感器、執行器與控制器中的彈簧接線端子
除了在機艙和塔底有使用軌裝式接線端子和控制器的電氣柜外,風能系統在電氣柜外還有許多其它類型的電子組件。涉及到的有所有傳感器、執行器、防火系統、氣象站、振動監控以及升降梯控制系統等。WAGO針對這些組件提供了一系列的PCB接線端子。而自從WAGO研發出新型picoMAX?系列接插式連接器后,就更為此增添了一臂之力。

picoMAX?基于S型籠式彈簧接線原理,在最小空間內集成了最多優勢:即使在極度振動條件下,也可保證 連接可靠性;外形緊湊,高度僅為17.7mm,寬度僅為12.4mm;操作簡單,無需工具。而picoMAX? eCOM產品類型則省去了針型插座的外殼,進一步節省了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