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24日和27日,施邁賽工業開關制造(上海)有限公司與萊茵技術(上海)有限公司共同合作,分別在北京、上海成功舉辦了國際機器安全標準暨技術研討會。

本次研討會,邀請各行業客戶代表共200余人,并特別邀請了全國機械安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寧燕秘書長、機械科學研究院和生產力促進中心的工程師,共同參加此次研討會。本次會議主講嘉賓是來自德國施邁賽集團資深安全技術專家Adams先生。研討會上,嘉賓不僅了介紹當今國際上通用機器安全標準和機械法規,以及最新出臺的安全標準的要求等信息,而且就我國目前機械安全相關領域的標準的制訂和發布情況,以及以后的發展,與標準化委員會的工程師們做了深入交流和溝通,對今后我國機械安全標準的制訂,參考國際標準提供了一定的借鑒作用。
作為全球最大的安全開關電器生產制造商之一,施邁賽集團公司不僅致力于工業安全產品和技術的推廣,而且依托擁有的技術和產品,不斷宣傳正確的安全保護方法,提高人們的安全意識,處處體現了作為機械安全保護技術領域的專家應盡的企業與社會責任。歐盟機械指令于1995年開始強制實施,出口到歐盟的機械必須符合安全要求,加貼“CE”標志。1996年,施邁賽就在國內與機械部有關部門合作,開展有關歐盟機械安全技術講座,開始宣傳安全產品和安全理念。那時候,國內還沒有類似的安全產品和概念。可以說,施邁賽是國內開始宣傳國際安全技術標準和安全產品最早的專業公司,為國內的廣大設備制造企業提供技術咨詢服務。98年,歐盟新機械指令98/37/EC于頒布實施。1999年,施邁賽公司在上海投資建立子公司,至今已經有8年了。在這8年期間,施邁賽公司通過參加行業展覽會,多次舉辦安全講座,持續不斷地進行安全產品和技術的推廣,從而不斷促進國內機械制造水平的提升和安全保護技術的完善。同時積極和國家相關部門聯系、溝通,希望國家在機械安全領域方面能夠盡快建立自己的法律和法規,盡快建立自己的標準,和國際標準靠攏。這不僅是市場化的要求,也是國際化的象征。
2006年歐盟機械指令再次更新發布;同年,國際標準ISO13849-1:2006在舊標準的基礎上增加了很多新內容,也在同年發布,并且已經開始實施。作為國內最早宣傳和介紹歐盟機械安全技術和標準的公司,施邁賽總是及時地將最新的國際安全標準和技術介紹給國內同行和關心國際發展動態的設備制造商。這次,也是應國內客戶要求,特別是一些設備需要出口的企業,他們特別關心這些標準的變化和新要求,以便了解認識這些安全保護技術和規范需要,及時掌握有哪些新的工作必須跟進。為此,我們特邀施邁賽集團安全技術專家Adams先生來華,介紹這些新標準的相關內容。Adams先生主要介紹了國際標準中的風險評估標準ISO 12100,控制系統安全現用標準ISO13849-1:1999,更新標準ISO13849-1:2006,通過新舊標準對比,生動講解了舊標準的不足,新標準的優點,還有新增加的4個概念:控制系統安全實現等級,平均無危險故障時間,以及系統診斷檢測范圍,以及對共因故障控制和預防,并對新標準的補充要求,如何使用,如何計算等提供了實際使用案例和方法。此外,還介紹了最新歐盟機械指令2006/42/EC的改動和要求,并提供了更多有關這些安全標準的詳細內容和信息光盤,方便大家進一步的學習了解。最后,施邁賽公司就安全保護領域的領先技術,介紹了最新開發的CSS系列安全非接觸安全門開關和門鎖,以及Esalan安全無線控制系統,再次展示了施邁賽作為安全技術領域的先鋒所具有的創新領導地位。期間,萊茵技術有限公司就北美市場產品認證和服務也做了精彩報告。
隨著人們安全意識的不斷增強,懂得了如何設計制造安全的設備,如何購買檢驗安全的設備,如何對機器設備進行安全管理,加上電子技術的飛速發展,各行業學科的融合創新,對機械設備的安全要求也變得越來越高。國際標準化組織及時更新完善的國際標準將為各個國家的技術發展不平衡設立了一個統一的協調標準。無論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采用國際標準并向國際標準靠攏,將是發展的趨勢。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特別是對我國完善國家相關標準,盡快達到國際水平,無疑提供了一條捷徑。(王廷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