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日前印發《“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明確了“十四五”時期推動數字經濟健康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

《規劃》明確堅持“創新引領、融合發展,應用牽引、數據賦能,公平競爭、安全有序,系統推進、協同高效”的原則。到2025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0%,數據要素市場體系初步建立,產業數字化轉型邁上新臺階,數字產業化水平顯著提升,數字化公共服務更加普惠均等,數字經濟治理體系更加完善。展望2035年,力爭形成統一公平、競爭有序、成熟完備的數字經濟現代市場體系,數字經濟發展水平位居世界前列。
《規劃》部署了八方面重點任務。
一是優化升級數字基礎設施。加快建設信息網絡基礎設施,推進云網協同和算網融合發展,有序推進基礎設施智能升級。
二是充分發揮數據要素作用。強化高質量數據要素供給,加快數據要素市場化流通,創新數據要素開發利用機制。
三是大力推進產業數字化轉型。加快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全面深化重點行業、產業園區和集群數字化轉型,培育轉型支撐服務生態。
四是加快推動數字產業化。增強關鍵技術創新能力,加快培育新業態新模式,營造繁榮有序的創新生態。
五是持續提升公共服務數字化水平。提高“互聯網+政務服務”效能,提升社會服務數字化普惠水平,推動數字城鄉融合發展。
六是健全完善數字經濟治理體系。強化協同治理和監管機制,增強政府數字化治理能力,完善多元共治新格局。
七是著力強化數字經濟安全體系。增強網絡安全防護能力,提升數據安全保障水平,有效防范各類風險。
八是有效拓展數字經濟國際合作。加快貿易數字化發展,推動“數字絲綢之路”深入發展,構建良好國際合作環境。圍繞八大任務,《規劃》明確了信息網絡基礎設施優化升級等十一個專項工程。
其中,在“推動數字城鄉融合發展”方面,《規劃》提出統籌推動新型智慧城市和數字鄉村建設,協同優化城鄉公共服務。深化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推動城市數據整合共享和業務協同,提升城市綜合管理服務能力,完善城市信息模型平臺和運行管理服務平臺,因地制宜構建數字孿生城市。
提出分級分類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遴選有條件的地區建設一批新型智慧城市示范工程,打造高水平新型智慧城市樣板。

自2013年住建部公布首批智慧城市試點名單之后,智慧城市建設工作穩步推進。從建系統到建大腦再到城市運營管理,一幅全新的智慧中國圖景已經打開。作為智慧城市的先行探索者和引領者,盈嘉互聯一直深耕智慧城市建設,致力于通過數據賦能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幫助城市打造一個更智慧的大腦。
-1-
把握數字經濟規律
打造城市數據底座
數據要素是數字經濟深化發展的核心引擎,更是智慧城市的關鍵要素。智慧城市是建立在全面充分的大數據基礎上的,來自城市各個角落、各個層面的信息交互起來、分享起來,才能夠實現數據的挖掘,這是城市智慧化的關鍵步驟。
目前的城市數據主要有三種類型,第一是行為數據,是以市民主體的,與人行為相關的數據。第二是實時運行數據,通過各類的傳感器,攝像頭,監控設備,掌控構筑物實時的運行情況。隨著物聯網的發展和成熟,經過多年的建設,已經能對公共空間部分的實時運行數據進行有效的收集和管理。第三則是基礎數據,它是城市構筑物的數字化表達,包括了構筑物的各類數據,這是數據是相互關聯的,它能以三維的方式呈現,解決人類閱讀理解的問題;能以數據服務的方式供各類應用調用,解決計算機讀懂構筑物的問題。

基礎數據是城市的認知表達,而這部分的缺失造成了城市智慧化建設的短板。2017年盈嘉互聯在業內率先推出了BOS(Building Operating System)智慧空間操作系統,利用云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面向城市、園區、建筑及一切人類構筑物,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智慧空間數據服務。
BOS能夠高效承載大體量BIM+GIS+IoT時空數據,填補當前智慧城市建設中普遍缺失的基礎設施數據,并解決此類數據快速復用的問題。BOS應用空間網格技術,重新精確定義城市立體空間,并將與眾多智慧城市SaaS應用、IaaS平臺形成生態合作,支撐智慧城市各類場景應用服務。

BOS能夠快速將城市海量的地理信息、建筑信息承載、融合,通過數據接口服務的方式為智慧城市建設提供空間數據服務,并通過科學的數據算法合理地配置整個城市空間的數據資源,從底層出發,讓整個城市空間更加智慧化,產業布局更科學。同時讓這些數據能與外部系統進行數據交換,輕松對接城市各領域的應用,服務于城市精細化管理,輕松讓城市治理者能心中有“數”。
-2-
“1+N+X”
打造智慧城市新范式
盈嘉互聯在多年的研究和實踐中,逐漸沉淀出了一套科學、系統的架構體系,基于盈嘉BOS數據底盤,打造了國內首個自主可控的城市基礎設施大數據平臺,形成了“1+N+X”的現代化城市治理新模式,即一個城市基礎設施大數據平臺,融合N種城市基礎設施數據,提供X類城市服務,賦能更多城市精細化治理場景應用。
以廣東省佛山市禪城區為案例,2019年4月,廣東省佛山市禪城區人民政府與盈嘉互聯開始共同建設“禪城數字城市基礎設施大數據平臺”。基于盈嘉BOS平臺,將原本保存在圖紙或者電腦本地段的空間數據,建立成覆蓋禪城區主要地上地下構筑物的信息模型,同時融合城市GIS數據(地理信息系統)、傾斜攝影數據等,進一步完善城市的”數字孿生體”。

這樣一來,一切城市狀況都將變得可視化。對政府而言,結合三維GIS地圖,可以讓城市管理者快速精準合理地配置社會資源;對基建管理者而言,可以通過該平臺能夠結合橋梁模型與橋梁實時監控數據,對橋梁結構狀況進行監控與評估,從而影響橋梁維護管理的決策;對普通用戶而言,平臺可提供給普通用戶諸如室內導航等服務;對企業而言,平臺可以讓想要落戶禪城的企業看到該地塊及周邊的每一處構筑物情況,從而對土地適用性做出精準評估。
總結而言,在盈嘉BOS一個平臺上,通過搭建不同的應用,可以解決城市里的不同角色的不同訴求。
目前整個“佛山市禪城區數字底盤”已覆蓋154平方公里,約超過300萬平方米,72處重點構筑物實現數字化。可以為市民直接提供30+種數據服務,支持100+種行政服務事項。
《“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將開啟數字化發展新征程,智慧城市建設將成為暢通數字化循環、夯實數字化基建、開創數字化創新的核心領域與重要載體。盈嘉互聯將筑牢智慧城市的數據底盤,挖掘和激活空間數據的最大潛能,促進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不斷做強做優做大我國數字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