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人工智能研究領域熱門的課題,機器視覺領域在技術驅使、客戶需求空間、產業政策等因素的推動下,迎來了發展新機遇。在工業檢測的細分領域中,借著“工業4.0”、“中國智造”的東風,機器視覺也進入了加速增長期。有專家預測,未來幾年,機器視覺產業規模將繼續穩定增長,預計2020年市場規模有望達到千億級水平。
在Vπ張江創業工坊@蔡倫1690,有這樣一家致力于機器視覺產品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科技企業——上海盛相工業檢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盛相科技”),盛相科技是業內知名的工業級3D結構光相機廠商,其研發的產品廣泛適用于工業檢測和機器人定位引導、抓取等領域。近日,盛相科技發布了Sizector3D相機,該產品采用移相法結構光技術,具有檢測速度快、3D畫面成像完整、應用便捷等技術優勢,精準對接應用到工業領域,引發行業震撼。
結構光技術在工業領域的應用
獨有的核心技術是一家高科技公司安身立命之本。盛相科技在技術優勢方面自然也有兩把刷子,公司的技術團隊均畢業于國內外一流大學,擁有較強的跨領域研究和開發實力,涉及數學算法、軟件、光學、機械等不同領域。早在2009年,盛相科技便開始了對結構光技術的研究,更是國內最早一批將移相法結構光技術產品化和市場化的公司之一。新品Sizector3D相機融合了盛相科技多年來的技術結晶,將移相法結構光技術在工業領域的應用推向新高度。
盛相科技總經理 吳笛
盛相科技總經理吳笛表示,“新產品在檢測速度上大幅提升,主要服務的客戶來自電子制造業,特別是手機制造行業,如SIM卡的3D尺寸在線檢測、手機殼體的平面度在線檢測,手機連接器類產品的平面度,高度差檢測,手機邊框的段差檢測等。”
時下,中國制造業正處于轉型期,工業生產要實現可持續發展,需要技術的革新,機器視覺的市場需求也因此迎來了爆發式的增長。盛相科技以先進的技術優勢快速響應了工業領域的市場需求,為制造業行業客戶提供可替代傳統人工檢測、2D檢測或線激光的非接觸式3D結構光檢測產品。
3D視覺掃描技術迎來需求高峰
3D視覺檢測作為一項新技術,在工業應用領域呈現出壓倒性優勢,這一點越來越被更多業內人士所認可。盛相科技總經理吳笛舉了這樣一個例子:有一位從事手機零部件制造的客戶,此前在生產中由于使用2D檢測手段,常常出現漏檢、誤檢等問題,且人工成本高。但在使用Sizector3D相機之后,該客戶發現之前出現的問題都被一一解決了,而且生產線檢測效率大幅度增高,“這讓客戶非常驚喜,他們最終決定規模化地使用我們的產品,并逐步把2D設備全部淘汰”。
吳笛認為,這只是3D視覺技術應用于工業領域的一個縮影,隨著智能工廠對生產效率和檢測精度的要求增加,對工業級3D相機的需求將會迎來一個新的需求高峰。盛相科技對此已經做好了準備。“以盛相目前的技術開發實力和產品表現,假設未來生產設備提速50%以上,Sizector3D相機也可以匹配。”
作為上海建設科技創新中心的核心承載區,張江科學城已經匯聚了來自全球的頂尖創新企業和人才資源,并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優質企業前來駐扎。
盛相科技創立后一直在尋址,在先后呆了兩處地方之后,2015年11月選擇來到張江,促成這一決定的正是由于“張江作為高科技集群的園區,非常契合盛相科技的定位”,吳笛和他的團隊決定“搬家”來張江。而公司遷址后,張江幽靜的環境和充滿活力的創業氛圍,以及孵化器帶來的各種政策扶持,更是讓盛相科技感覺“來對了地方”。
做機器視覺行業的領軍品牌
目前,在工業領域內2D視覺檢測已經非常普遍,終端客戶對3D檢測也提出越來越多的要求,這為機器視覺技術的發展定下了一個基調。3D視覺檢測設備集合了光學成像、機械工程、圖像處理、數學算法等各個方面的技術,未來某一學科如果在應用層面取得重大進展,將為機器視覺技術變革帶來重大影響。
機器視覺技術擁有著機遇和挑戰并存的未來,盛相科技在產品推向市場后,經歷了技術和產品的磨合期,也經歷了初創企業可能面臨的很多問題,數年積累,于2018年迎來了快速增長的一年。
在下一步的布局上,盛相科技發展的目標定位清晰明確:找到產品還沒有滿足的市場需求,繼續推動工業檢測領域升級,深耕于機器視覺領域,為制造業客戶帶來更加便捷高效的體驗。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一路走來,盛相科技腳踏實地,在技術和產品上持續投入,贏得了行業的關注和客戶的口碑。這家來自張江,充滿朝氣的企業,正在繼續鼓足士氣,勇攀高峰,致力于成為專業領域的革新者、開拓者和領跑者。
本文刊發于10月23日“張江科投”微信公眾號頭條,作者華清。感謝原作者及“張江科投”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