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制造為全世界帶來前所未有的改變,也使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制造大國。同時,我國制造業在快速發展過程中也暴露出大而不強的弱點,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大力提倡企業創新,發展中國質造成為當前制造業發展的重要議題。

時下,正值全國兩會召開之際,代表們緊跟時代趨勢,積極提出建設“中國制造
2025”國家級示范區,發展“智能制造“和“智能服務”,培養大國工匠人才等多項建議。“中國制造2025”
是在新的國際國內環境下,我國立足于國際產業變革趨勢,作出的全面提升制造業發展質量和水平的重大戰略部署,其根本目的在于改變中國制造業“大而不強”的局面,最終實現制造強國的偉大目標。而智能制造正是實現這目標的最主要手段。其中,智能服務又從軟硬件兩大方面為制造企業實現智能制造提供了強大、全面的支持,保證我國智能制造的快速發展與推進。隨著我國智能制造在全國的廣泛鋪開,一大批致力于智能制造服務的企業成為促進我國智能制造發展的中堅力量。其中,我國智能工廠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的佼佼者——易往信息便是這一領域的杰出代表。十五年來,易往信息通過不懈努力,已成功幫助眾多制造企業實現智能化轉型升級,讓其在新的競爭形勢下,占得先機。

近幾年來,我國智能制造產業迎來百花齊放、蓬勃發展的良好勢頭,眾多制造企業乘著這股春風紛紛投入到智能制造轉型升級的大浪潮中。易往信息在市場一片大好的情況下,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為推動我國智能制造產業發展做出巨大貢獻。2017年,易往信息業務發展獲得飛速增長,取得超出業績計劃2倍的業務體量,將市場拓展到全國更廣泛地區。例如在汽車整車、汽車零部件領域繼續保持國內軟件市場份額第一前提下,通過與汽車零部件領先企業恒隆集團深度合作,成立易往凌科智能系統(武漢)有限公司,共同打造汽車零部件行業智能工廠新標桿,為汽車零部件企業提供可靠的經驗與參考;與此同時,通過快速迭代升級我們的產品、組建強大的科研團隊等手段,不斷提高自身綜合實力,從而大大提高我們承接業務的能力,從原來幾百萬量級的項目逐步轉變成可以承接千萬量級的捷陽科技智能工廠整體規劃改造項目的巨大飛躍;我們與工信部標準院聯合成立北京智能制造創新中心,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為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做出重要貢獻。身在制造業的一線,我們很清楚,目前仍有眾多制造企業處于轉型的初期階段,隨著智能制造產業迅猛發展,制造企業提供更為嚴苛的智能制造轉型升級需求,困擾他們的難題正是鞭策易往信息提高服務水平、精進專業技術的源動力。我們通過建立智造大腦-人工智能API平臺構建易往智能決策層級,為企業實現智能決策提供強大支撐;通過高級供應鏈計劃與工業大數據系統n-Join相互協同,解決企業生產的運營難題;通過FlexEngine Apollo智能生產執行系統、FlexEngine Athena高級計劃與排程系統、FlexEngine Venus倉儲管理系統三大模塊化系統共同構成易往解決方案的核心——智能生產;成立江蘇易往智能裝備有限公司,入駐面積30.9平方公里人的泰州新能源產業園區,立足泰州,輻射周邊區域,為制造企業提供自動化立庫、機器人、AGV、柔性生產線等軟硬件協同的解決方案,實現智能裝備領域成功布局。
相信,隨著中國國力的持續提升,我國制造業必將順利向價值鏈高端穩步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