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猜想所有的商業主體都特別追求“壟斷”這個境界,因為這意味著一個細分市場乃至整個行業的定價權,一旦擁有了它,企業就將獲取遠超產品市場價值的超額利潤;但這又是所有市場管理者竭力避免的情況,一旦市場中出現了壟斷,正常的經濟秩序將被打破,整個行業都將受到惡劣的影響,既得利益者豎起的堅實壁壘會阻礙市場的正常流通,從而最終不利于行業的發展,壟斷與競爭之間有一個鮮明的分界點——開放。

前幾日,騰訊與蘋果公司的一次擦槍走火讓無數利益相關者一日三驚,公眾號的贊賞功能被蘋果認定為虛擬物品交易,必須走蘋果自己內部的交易流程,強勢如蘋果根本沒有給騰訊討價還價的空間,直接發文要求騰訊刪除公眾號的贊賞功能,最后的結果就是騰訊打掉牙和著血往里吞。
任何成功的企業都不會任性,所有的商業行為都是深思熟慮的結果,背后都有著看不見的因果律。可以說這是蘋果一次“蓄謀已久”的突襲,但騰訊似乎也心知肚明,兩個巨頭貌似有著一種不可明說的默契,在沉靜的海面下有無數暗流涌動。蘋果的做法完全沒錯,遵循了自己制定的協議:任何通過AppStore的線上購買行為,都需要向蘋果公司交納30%的分成,而微信的公眾號贊賞功能避開了這一點,故而引發了此次沖突。
騰訊無法無視蘋果,截止至2017年,全球有超過7.15億的人正在使用蘋果手機,可以說蘋果對于絕大多數APP開發者而言是最大的渠道商;而蘋果呢,也無法忽視騰訊的巨大能量,尤其是在中國這塊“巨無霸蛋糕”面前。我們知道,溝通工具代表著的決不僅僅是個體數據,每一個數據的背后都有著緊密的社會關系,也許微信只有數億的用戶量,但其背后包含的社會關系則是另一個數量級,這才是蘋果看重的層面。雙方各持籌碼,進行著慘烈而謹慎的搏殺,這一輪看來是蘋果勝了,它勝利的原因來源一個系統——IOS。
我們的手機本質上是一堆塑料、玻璃、金屬和一點點硅,它們組成了極為復雜的電路,由此可以計算,可以傳遞信息。但如果你希望它能完美的執行你所下達的指令,優秀的操作系統才是重中之重,Google家做的手機操作系統叫做安卓,蘋果家做的手機操作系統叫ios,在“上古時期”諾基亞的操作系統叫做塞班,令人遺憾的是我們中國沒有誕生任何一個手機操作系統。因為做一個手機操作系統是一件極為困難,而且風險極大的事情,強大如微軟也一直沒有打贏安卓和IOS,蘋果正是憑借這一點獲得了無上的話語權,成為了行業的規則制定者,這在商業上無可厚非,但這將逐漸走向封閉,大家有目共睹,蘋果給大家的驚喜越來越少,如此以往,被超越之日可期。

我們需要的是開放,需要的是競爭,萬紫千紅代表著春天的生機,這是一個行業生機勃勃的體現。在互聯網+的時代,實體經濟正在轉型,智能制造成為使其落地的最佳方式。我們慶幸的看到,在國內的智能制造行業,沒有一家獨大,競爭是行業的主旋律。這得益于國內有著許多像易往信息這樣的企業,在西門子等外資企業的強大實力面前,扛起了中國智能制造的大旗,中國的制造企業有著自身的鮮明特點,一味的套用國外的經驗和軟件會出現“水土不服”的問題,在未來的競爭體系中,將主導權交給別人不是一種明智的選擇,易往信息通過自主研發的智能化產品,開辟出一條中國特色的智能工廠解決之路:以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進行決策;以科學的方式進行運營管理;憑借智能化手段打造透明工廠,實現柔性制造;用智能設備來為整體智能工廠提供支撐。我們以開放的胸懷面對激烈的競爭,向對手學習,從競爭中成長。
前些天,百度免費開放無人車駕駛系統的消息如同平地驚雷,“炸”歪了無數汽車企業、高科技企業和互聯網企業的臉,結合前文提到的易往信息,中國企業就應該有這樣的一種氣度:我們虛懷若谷,以開放的胸懷博弈天下,我們堅信,我們的一小步是整個人類文明的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