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造業正在發生革命,席卷全球的工業4.0給工業領域帶來顛覆性的轉變。工業化時代是以產品為中心,消費者只能適應規格統一的產品。然而以易往信息近幾年與客戶的接觸中不難發現,工業4.0將會是以服務為中心,強調為消費者提供高質量的、個性化的產品和服務。所以企業要從戰略高度來重新看待工業4.0對商業模式的重塑,未來制造業將如美國辛辛那提大學特聘教授李杰所提出的煎蛋理論:產品“蛋黃”+服務“蛋白”,產品的同質化程度越嚴重,服務在商業競爭的地位越重要。
對于基礎相對薄弱的中國制藥業,如何從當前手工操作、機械化生產的條件下,推進工業4.0實施,實現產業超越,從中國市場的實際出發,未來的工業4.0建設之路,將是分步驟的、漸進式的。

自動化改造是制藥企業實施工業4.0的切入點
中國藥企起點較低,雖然從98版GMP實施,到2010版GMP修訂,取得了很大的提高,但仍處于工業1.0和2.0的階段,在制造水平和制造能力方面還存在著制約兩化融合發展的一系列問題,如對外依存度高、創新能力不足、產業基礎薄弱等。
圍繞GMP規范要求,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以物料管理、生產工藝為重點,制定有針對性的硬件改造計劃,合理投入,持續提升藥品質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內容:普及條碼、RFID應用,建設自動化立體庫,自動化物料配送,自動投料系統,逐步引入自動化批控制技術、過程分析技術(PAT)等,探索連續制造技術,推動藥品生產方式從間歇生產到連續生產的轉變。
工業4.0的核心是連接,要把設備、生產線、工廠、供應商、產品、客戶緊密地連接在一起
建設物聯網是實現連接的基礎。工業4.0”適應了萬物互聯的發展趨勢,將無處不在的傳感器、嵌入式終端系統、智能控制系統、通信設施通過信息物理系統(CPS)形成一個智能網絡,使得產品與生產設備之間、不同的生產設備之間以及數字世界和物理世界之間能夠互聯,使得機器、工作部件、系統以及人類會通過網絡持續地保持數字信息的交流。制藥企業要盡快實施DCS、SCADA、MES等系統,實現數據采集、生產過程監控,建立質量追溯體系,提高質量回顧的效率。
積極探索C2M商業模式。企業實現與消費者的連接,逐步構建以服務為中心的商業模式。根據市場特點,基于移動互聯網技術,建立專業化的云服務平臺。圍繞消費需求,發展智能服務平臺,滿足消費者咨詢、投訴、不良反饋、售后服務、健康管理的需求;發展藥品電商平臺、質量追溯平臺,滿足消費者對產品購買、產品知情、防偽、產品召回的要求。
大數據是工業4.0的關鍵
隨著信息化與工業化的深度融合,在生產過程中廣泛應用的條形碼、二維碼、RFID、工業傳感器、工業自動控制系統、工業物聯網、ERP、MES、PCS、CAx等技術,推動工業領域進入大數據時代。傳統企業的決策者往往都是領導層,依靠經驗和眼光做出決策。大數據技術顛覆傳統經營決策方式,依靠數據樣本分析作為決策依據,而不是領導思維。
基于大數據技術,制藥企業可以建立生產過程監控平臺,更好的實施偏差管理,將問題的產生過程利用數據進行分析建模和管理,從解決可見的問題到避免可見的問題,建立智能化的質量回顧體系。采集設備運行的過程數據,通過特征提取,從數據中挖掘隱性問題的線索,通過對隱性問題的預測分析,在其發展成為顯性問題之前進行解決,減少設備停機時間和意外故障幾率,幫助管理部門選擇維護機會窗口,實現主動維護。
易往信息認為:
中國制藥業向“工業4.0”的邁進,或實現“工業4.0”,并不是簡單的添置機器人設備,推進數字化、無人化工廠,必須把它和企業的戰略定位、經營模式緊密結合起來,構建以服務中心的業務模式,實現中國制藥工業彎道超車,在全球一體化的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