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開放性的命題,你可以給出任何你覺得貼合的答案,因為沒有人知道他的終點在哪里?制造業蘊含著的無限可能讓所有人為之側目,當互聯網的浪潮來襲,眾多行業紛紛步入超車道,但傳統的制造業似乎反應遲鈍,步履蹣跚,是制造業和互聯網八字不合,還是方法不對?行業內的企業一直沒有放棄過探索,而今天我們也來探討下這個新的模式。

我們一直在探討互聯網給我們帶來了什么,改變了什么,其實他并不能改變物質的物理或者是化學屬性,但是它卻能獨立的引領一場新的革命,帶給不同行業乃至整個國民經濟極大的活力,憑借的就是它的兩個特殊屬性:觸點和鏈接。互聯網用信息的方式讓不同的物體得以突破時空的隔閡連接到一起,我們也得益于這種方式能夠更高效的獲取信息和數據,從此我們認識這個世界的方式發生了改變,獲取知識的時間成本將大大降低,讀萬卷書在當今社會或許真的要比行萬里路更加高效。

互聯網改變了我們認識世界的方式,那么我們改造世界的方式又如何升級呢,這需要我們用互聯網的思維來改造制造業,智能工廠或許是其中一種手段。時至今日,我們能夠實現機器與機器的對話,這完全得益于互聯網工廠的大范圍興起。互聯網工廠是一個時髦的新詞,是“互聯網+制造”碰撞后的新事物,其核心就是用互聯網思維改造工程,將獨立的工廠與互聯網有機的聯系起來,大大提高生產效率。目前,互聯網應用多半是在營銷、售后服務、采購等環節,以后在制造環節以及企業與企業之間會有更多的應用,將會給現有的生產方式帶來顛覆性或者革命性的變化,網上下訂單,線下制造個性化產品就成為未來的趨勢。易往信息總經理陳寧認為“互聯網工廠”主要包涵以下維度:“脫離物理形態的束縛,以信息的形式存在;重視個體的差異性,精密生產要求變高;“萬物互聯”以及“數據為王”。
最重要的維度簡而言之就是云制造,它被認為是智能制造發展的未來形態和趨勢。企業所有的生產設備的管理程序都可以掛到云端去,那么在云端可以連接設備,設備與設備之間可以通訊,設備跟生產線之間可以交換信息。未來,企業要生產產品,只要在云端把需要的設備連接在一起,可以通過WIFI,無線,有線的等方式,然后將生產程序從云端灌到這些生產設備中,灌到生產流程中,來生產企業需要的產品。生產完了之后,企業又可以把這些程序回收到云端。下次企業又要生產另外一款產品的時候,因為工藝路徑不同,企業又可以把這些設備重新進行連接搭配,再把生產程序灌下去,進行生產。
專注于大數據分析以及物聯網運用的陳寧先生認為:未來可以通過大數據分析出客戶可能會在近期購買一輛新車,然后把推薦信息發送給客戶。客戶可以按照自己喜好,從移動端進行個性化定制這輛車,給到工廠;工廠接受到客戶訂單后,從計劃--BOM清單--采購清單--安排生產排程--MES--WMS--TMS--用戶手中。這期間的工廠生產包含云制造的概念。同時MES是工業4.0的核心。未來是一體化平臺的運用 ,生產企業用一套系統就夠了。把財務管理系統、人力管理系統、倉庫管理系統、生產管理系統等整合起來,不再有信息孤島,因為企業管理是一個整體。
信息化軟件開始在制造領域逐漸嶄露頭角,各個國家也開始發布相應的政策鼓勵相關產業的發展,美國和德國無疑是跑道上暫時的領跑者,信息網絡技術和高超的制造水平分別是他們的優勢,我國在這段征程上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希望有越來越多像易往信息這樣的企業,始終堅持獨立研發,自主可控,為企業打造透明工廠,實現智慧制造,使得制造企業在新紀元搶得先機,到那時“中國制造+互聯網=?”的答案也將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