鈴汽車涂裝車間輸送電氣控制系統(Automatic Control)項目是由我們易往信息承接的,于2012年8月底進場安裝調試。整個輸送電氣控制系統分為三個層面:基礎層(The Base Layer)、數據層(Data Layer)、網絡層(The Network Layer)。
在這里,我首先介紹江鈴汽車涂裝車間輸送電氣控制系統的基礎層(The Base Layer)。在我們汽車涂裝車間輸送電氣控制系統中,基礎層又稱之為物理層——指的是輸送電氣控制、數據采集、車型信息采集物理設備。
此次項目中我們把輸送電氣控制與數據采集按區域劃分為11個大區域,每個區域分為2個或5個不等的小區域,每個小區域輸送電氣控制與數據采集交由Allen-Bradley旗下Rockwell Automation的1734-AENT,也就是現在工業所常用的遠程I/O去完成。
江鈴汽車涂裝車間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環境,許多不明的因素和車輛共線可能導致控制系統不能明確地辨別車型信息,由此可能產生嚴重問題,所以在重要的節點上,車型信息不采用程序內部交互式,而是交由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中文稱之為射頻識別,由外部讀取車型信息,這樣避免在一些重要的節點上,因辨別車型信息所產生的錯誤而導致嚴重問題。
在通信模型中,數據層是指提供相鄰節點間透明、可靠的信息傳輸服務,而在我們的控制系統中是指提供大區域透明、可靠的信息和數據傳輸服務與處理服務。
可靠的信息和數據傳輸服務不僅僅是取決于傳輸的速度與準確率,同時也要考慮到現場的各種因素,所以為了實現涂裝車間輸送電氣控制系統的可靠性,設計人員做了以下幾點:
1、使用工業以太網中EtherNet/IP作為通信技術,能同時支持10M和100M,它的一個數據包最多可達到1500字節,數據傳輸速率可達10Mb/s或100Mb/s,便于實現大量數據的高速傳輸,這能解決因現場設備多而造成數據傳輸大而復雜的難題。
2、使用光纖通信從而保證遠距離高速傳輸,使用室內用光纖作為通信介質保證光纖在橋架中可彎曲,多備用光纖芯數防止光纖斷裂。
3、使用Allen-Bradley旗下Rockwell Automation一系列通信產品,包括1783-US08T的交換機、1756-ENBT的通信模塊、帶光電轉換功能的1783-ETAP2F光纖交換機、1734-AENT遠程I\O通信模塊來組成一個EtherNet/IP通信網絡,這樣保證系統不會出現硬件兼容性問題,又為通信減少了因不同的硬件數據轉換所占用的資源和內存開銷。使用Rockwell Automation一系列通信產品硬件的同時,我們在軟件中組態成環型網絡,使得所在網絡節點都可以有兩條通信路徑,保證在斷了一個節點的同時還能保持控制不中斷。
4、為了降低急停受到外界的干擾,采用Allen-Bradley旗下Rockwell Automation的Controllogix安全型PLC,利用安全模塊建立急停安全通道,使急停能夠在最少干擾下,最優先停止PLC運行,盡可能避免事故的發生。
關于易往
易往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創立之初,易往經過縝密的數據分析,診斷出企業生產與決策的模糊區域性問題。針對大型制造企業的研發、采購、生產、銷售和服務的全過程,易往以客戶為導向,利用軟件終端一體化信息技術,有效地結合各行業管理實踐經驗,為各企業成功量身定制整體解決方案。
近年來,公司以大型制造企業作為主要服務對象,業務遍及全國。先后為數十個全國主要汽車生產制造廠商,食品生產廠商提供各類解決方案。
易往解決方案覆蓋了全面的企業生產、管理與決策信息,涵蓋內容豐富。其中生產制造執行系統(EW-MES),倉庫管理系統(EW-WMS),與EW一體化生產供應鏈管理系統為易往核心軟件產品。除此之外,易往還為客戶提供能源管理系統(EW-EMS)、EW一體化移動平臺解決方案、IT服務(ITS)以及外包服務等各項領域的服務項目。
目前,各類企業都在尋找可以提高生產效率的方法,包括汽車整車行業,汽車零配件行業、食品、制藥、 機械、能源、物流等行業的企業也紛紛對“易往”提出了長期合作意向。易往被認定為“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高新技術企業”。 EW-MES制造執行系統,屢獲市場肯定,被評為“中國制造業信息化優秀推薦產品”、“江西省重點新產品”、“第三屆AI用戶好評獎”。EW-WMS倉庫 管理系統,被評為“中國制造業信息化優秀推薦產品”。
為了促進企業科技進步,加快高科技成果產業化,推進產、學、研結合,2014年6月,公司與清華大學蘇州汽車研究院,合作成立清華大學蘇州汽車研究院-江西易往聯合研發中心,研發領域包括:汽車及相關制造業的制造執行系統(MES)、企業資源計劃系統(ERP)、供應鏈管理、一體化平臺、供應鏈大數據中心、企業移動化平臺。
公司為應對不斷擴大的業務,方便快捷地服務客戶,順利地解決運維過程中發生的問題;并分別在北京、上海、武漢、南昌、廣州、天津、蘇州設立了7個獨立的工程中心,分區域科學管理全國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