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能源管理系統建設背景:
低碳經濟、節能增效、節能減排
宏觀調控、微觀效益、主觀能動
綠色生產、清潔生產、社會責任
行業競爭、區域示范、管控水平
2、能源管理系統建設目標:


3、能源管理系統作用:
保障了各個能源系統的穩定、可靠運行。
實現了主要能源報表編制分析自動化,提高了工作效率。
實現了能源管理由事后管理向事前管理發展。
實現了能源管理由粗放管理向精益化管理發展。
實現了由單體節能管理向系統節能管理發展。
實現了能源管理由經驗化向科學定量化管理發展。
實現了全廠各個主要能源設備的報警功能及事故預案管理
4、系統功能架構


5、能源分析管理功能:
(1)能源計劃管理
根據生產系統提供的生產計劃信息,設備檢修信息以及生產原料、能源介質的購入和庫存信息,結合能源單耗實績,根據對能耗歷史的分析,幫助制定能源計劃,對能源使用計劃給出指標指導。 能源計劃包括年計劃、月計劃。計劃制定后需要相關領導進行審核和審批。
(2)能源實績管理
根據從系統獲取電能、天然氣、水、蒸汽等各個能源介質的消耗量、發生量、回收量的實時計量數據,計算按工序,按成本中心等給出各個能源介質的每日或月的消耗量/發生量/回收量的統計信息并形成日報或月報。
(3)能源計劃與實績對比分析
能源供需計劃與實績的比較功能,例如能源月供需計劃與實績的對比數據比較,幫助分析考核,能耗計劃的執行情況。
顯示公司級及各工序能耗指標,可按工序和能源介質查詢,便于各級人員了解指標制定情況,由能源管理人員上傳數據。
根據能源統計月報數據,對比能耗指標完成情況,制度落實情況。
(4)能源質量管理
能源介質的質量分析管理,包括能源介質質量標準管理、數據統計分析、質量指標跟蹤分析等。
(5)能源成本管理
能源成本管理主要是生產和外購的各種能源介質成本的核算與分析。通過實績消耗的能源量,根據每種能源介質的實績單價計算出實績能源成本。根據計劃單價計算出計劃能源成本,進行對比分析。實現:
計劃能源成本
實績能源成本
能源成本對比分析
能源成本預測
(6)能源綜合分析
從EMS業務模塊中集成、清洗能源數據,存入構建的數據倉庫中。根據能耗分析模型和現有企業報表的歸類和抽象,創建分析模型。從主題和維度等分析手段挖掘企業從過去某一時點到目前的各個階段的信息,為管理者提供決策支持以及對企業的發展歷程和未來趨勢做出定量分析和預測。實現能源平衡分析、能耗追蹤和能源考核。
各種能源的公司單耗
各工序的單耗
各設備的單耗
重點設備、能源單耗、成本
等。
(7)能耗計量器具管理
計量器具主要是對能源管理系統范圍內能源計量器具進行運行管理,包括計量器具運行狀態管理、故障管理、預修維護管理、備件管理、隱患管理等全設備生命周期管理。
(8)運行支持
生產運行支持功能,幫助能調人員完成生產調度運行的日常管理,例如運行方式變更管理、停復役管理、調度值班日志管理、能源事故管理、能源應急預案專家庫管理,電力負荷預測調度方案,無功電壓水平調節等。
(9)能源監察管理
能源監察管理包括:整改管理、處罰管理、能源用能過程供需管理等。
(10)能源環保管理
通過從監控系統獲取實時數據用于環境質量預測、污染事件應急處理等。主要包括:環保監測點制定、環保監測數據分析、污染事件管理。
(11)能源報表與數據發布
自動生成或用戶定制能源中心及各級能源管理部門的常規報表和綜合報表。


6、系統綜合監視
系統的綜合監視通過組態軟件建立監視畫面,監視整個廠區的能源信息。系統具有強大的自動化過程控制功能。用戶可應用此監控軟件作為系統擴展的基礎,通過開放接口開發自己的應用軟件,通過標準接口監控軟件能很容易集成到全廠范圍的應用系統中。對展示畫面中監視的各個測點支持報警設置及實時顯示,及時的發現系統存在的危險,防止安全事故的發生。
(1)系統管網監視
管網信息綜合監視畫面,包括電力、水、天然氣、蒸汽等,原理圖或地理拓撲圖。
(2)電力系統系統分二級畫面結構:
第一級:全廠電力網絡、潮流監視總畫面;
第二級:各變電站(所)電力接線圖;
其它為:電力系統通訊狀態監視圖,電力系統潮流圖,電力負荷調度畫面。
(3)水系統、動力系統以及其它能源系統畫面分二級畫面結構
第一級:全廠水系統、動力系統以及其它子系統監視總畫面;
第二級:各站點站內工藝監控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