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工信部科技司司長聞庫表示,我國物聯網產業規模預計真正實現萬億級的時間節點在十三五后期,物聯網萬億級的市場潛力需要較長的培育時間。
“2011年中國物聯網產業市場規模將達到2500億元,到2015年,中國物聯網整體市場規模將達到750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超過30%,市場投資前景巨大。”聞庫認為,當前全球物聯網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未來十年物聯網將實現大規模普及。
談到國內物聯網的發展,聞庫表示,我國物聯網發展總體與世界同步,已具備一定的產業,技術和應用基礎,產業體系正在形成,部分領域已形成一定產業規模。
盡管國內物聯網產業前景廣闊,但聞庫也指出,中國物聯網產業鏈上雖然從業企業眾多,但缺乏本土“旗艦型”企業,并在物聯網發展上仍存在多方面的問題。
聞庫表示:“在物聯網技術發展產品化的過程中,我國一直缺乏一些關鍵技術的掌握,所以產品檔次上不去,價格下不來,缺乏關鍵技術的獨立自主知識產權,這是限制中國物聯網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
聞庫認為,產業鏈發展不均衡也是制約物聯網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他說,物聯網的產業化必然需要芯片商、傳感設備商、系統解決方案廠商、移動運營商等上下游廠商的通力配合,所以要在我國發展物聯網,在體制方面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比如加強廣電、電信、交通等行業主管部門的合作,共同推動信息化、智能化交通系統的建立。而在各方利益機制及商業模式尚未成型的背景下,物聯網普及仍相當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