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地理網站報道卡梅隆在海洋最深處,馬里亞納海溝探險
馬里亞納海溝比珠穆朗瑪峰的高度更深、沒有光照、氣溫幾乎接近冰點、水壓在每平方英寸八噸,那么在如此深的海中還會有生物嗎?
電影導演、探險家詹姆斯·卡梅隆近期獨自深潛到馬里亞納海溝底部以需求答案。
這次“深海挑戰”的探險行動,是國家地理和Rolex勞力士的合作科學項目,以求幫助人類解答生物學和地質學的疑問。
“深海挑戰”整個系統安裝了多種相機,包括3D攝像機、LED燈塔、機械手以及用以收集巖石和海洋生物的樣本的其他儀器。這次獨特的“深海挑戰”深潛行動,刷新了單人海底深潛6.8英里(10900米)的世界記錄。

上圖由國家地理Mark Thiessen拍攝
探險家、著名電影導演詹姆斯·卡梅隆站在“深海挑戰”前,按潛水裝置在澳大利亞悉尼的Jervis海灣的測試。圖片右邊的是Opto 22應用工程師Ben Orchard,他是項目的技術聯絡,以及內部核心團隊成員,他參與處理了潛水裝置的電子及計算機系統的各項工作。
圖片中間的是Dave Wotherspoon,副組長以及工程管理人員,負責工程的建立、整合、潛水裝置的測試。“在一項高壓力、時間緊迫的工程中,會獲得很多啟示與發現,但是沒有一項比引入Opto 22 SNAP PAC控制系統更關鍵了。”Dave說。“對于系統導航界面,PAC是至關重要的,它控制了潛水裝置的大多數功能,例如控制推進器、機械手、3D相機,還能夠在很短間隔時間內處理預設的關鍵點/遙測信息,并從海底10900米處發送信息到海面上。
“在Ben Orchard加入團隊四個月后,更好地應用了Opto 22 SNAP PAC控制器。他提升了PAC的應用性能,為潛水裝置提供了幾乎最先進的控制系統,而這一切都超出了我的預計。從Opto 22 SNAP PAC系統處理并發送數據的準確性,讓我特別有信心,為潛水裝置的導航提供了穩定的控制平臺,實現了歷史上單人深潛10900米的世界記錄。”

上圖由國家地理Mark Thiessen拍攝
工作人員在澳大利亞進行“深海挑戰”的水下測試,探險家、著名電影導演詹姆斯·卡梅隆駕駛著潛水裝置深入到馬里亞納海溝底部。該潛水裝置是“深海挑戰”的核心,這個科學項目是由卡梅隆、國家地理學會以及Rolex勞力士共同進行的深海探索。

上圖由Acheron Project Pty Ltd提供
“深海挑戰”控制面板,位于系統內部,直徑為43英寸(109厘米)的駕駛空間內。潛艇內部的工程是迷人的,從收縮式人造材料梁,到創新的安全備用系統,一直到潛艇控制系統的擴展。而該控制系統是基于Opto 22公司的SNAP PAC控制器。

國家地理/“深海挑戰”探險視頻
在2012年3月26日,卡梅隆的首次單人深潛探險,也是歷史上的第二次馬里亞納海溝探險。上一次是在1960年,瑞士探險家Jacques Piccard以及美國海軍中尉Don Walsh,共同乘坐潛水設備深潛,在馬里亞納海溝底部呆了僅12分鐘。而駕駛空間的直徑僅有43英寸(109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