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一踏入上海國家會展中心3號館3B3-05展區,施耐德電氣的展臺的那一抹靚麗的綠色,便映入眼簾,展臺上琳瑯滿目的創新技術和解決方案更是令人目不暇接。
第七次亮相進博會技術裝備展區,施耐德電氣以"數智新生,洞見未來"為主題,圍繞"軟件定義的自動化"、"開放自動化"和"工業可持續",帶來了一系列前沿的解決方案,描繪了以數字化與自動化技術推動工業進步的未來藍圖。
在現場,施耐德電氣的Modicon系列ABL2D導軌式開關電源首次亮相,這一本土研發、本土制造的中國原創產品,將在未來助力制造業靈活應對各種挑戰。此外,施耐德電氣還展示了運營中心EcoStruxure機器專家、數字孿生軟件及AR方案、全新一代Altivar 1200C-S中壓變頻器等一系列創新產品。
除了創新技術和產品,此次進博會上,施耐德電氣還帶來了三大前沿行業洞察報告。施耐德電氣聯合清華大學發布了《與商業價值共贏--碳中和及可持續發展高管洞察2024》,報告指出,企業在踐行可持續方面不斷提速,近九成受訪企業已有所行動,可持續經濟效益逐漸顯現。同時,報告也揭示了企業在綠色轉型過程中面臨的挑戰,如戰略制定和路徑選擇等。
隨后,施耐德電氣聯合上海交通大學發布了《擁抱能源產消一體化--雙碳背景下的企業用能轉型》報告。基于對116家關鍵行業/場景下用能企業的深入調研,報告中提到,"產消一體化"將成為用能企業能源轉型的必然趨勢,用能企業將從單一的能源消費者轉變為可以生產、消納能源,并參與電力市場和電網互動的產消一體者。然而,能源轉型仍面臨用電安全、用能成本、可再生能源消納能力三大挑戰。
上海交通大學ESG研究院執行院長、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尹海濤表示:"用能側的轉型將成為中國低碳轉型的主力軍之一。首先,用能企業的節能改造和新能源替代,能夠直接降低化石能源的直接和間接消費;其次,用能企業的能源數字化運營能力,將直接提升電網的靈活性和新能源的消納能力。"
最后,施耐德電氣聯合IBM發布了《AI for GREEN--以場景驅動AI應用,實現企業價值跨越》報告。報告指出,企業對于AI價值的期待正在從單一向立體轉變,不僅關注商業收益,還越來越注重社會環境價值。報告還提出了AI價值主張--AI for GREEN,認為企業通過AI技術的應用可以實現業務價值增長、可靠性和韌性、高效和滿意度、可持續發展以及全新的商業模式五大價值。
在發布儀式上,施耐德電氣高級副總裁、戰略與業務發展中國區負責人、商業價值研究院院長熊宜表示:"隨著AI與產業的融合日益加深,為企業帶來的綜合價值將顯著增長。施耐德電氣將密切關注AI前沿趨勢,以深厚的行業經驗與先進的技術能力,整合為創新的解決方案,賦能更多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成為AI時代的變革力量。"
作為綠色與智慧"雙轉型"的深入踐行者,施耐德電氣通過踐行可持續戰略、構建數字化組織、培養數字化人才、提倡創新文化等多舉措并行,將技術全面融入組織架構,加速駛入新質生產力"快車道"。施耐德電氣在中國打造了18家智能工廠和智能物流中心、19家"零碳工廠"、15家工信部認證的"綠色工廠",為中國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最佳借鑒。
在進博會現場,施耐德電氣還與來自油氣化工、基礎設施、商建、機械制造、生命科學、交通、海事、水務環保、鋼鐵冶金等多個行業的三十余家新老朋友進行了簽約儀式,共同助力產業轉型升級。
走進施耐德電氣的展臺,仿佛走進了一個充滿未來感的數字世界。每一項創新技術、每一個解決方案都閃耀著智慧的光芒。未來,施耐德電氣將繼續秉持"中國中心"戰略,以"技術+管理"兩方面能力廣泛賦能,攜手中國伙伴共同打造新質生產力,共赴高效與可持續的新質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