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軍工榜·年度十大軍民兩用領軍企業”網絡投票中,通過專家的評審北京東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獲得了“年度十大軍民兩用領軍企業”殊榮,彰顯了這家中國工業互聯網領軍企業的巨大影響力。
涉足軍工行業近十年后,今年11月,東土科技整合軍工防務業務,成立東土華盛科技有限公司,開啟了在軍工領域的新篇章。
來深圳參加2018軍工榜頒獎典禮與創新峰會前夕,東土華盛總裁邱克女士接受軍民融合產業圈的采訪,講述了民企參與國防建設的曲折歷程,并展望了東土華盛的未來。
▲東土華盛總裁邱克
東土華盛:中國軍工界新生力量
東土科技成立于2000年,立志發展基于自主可控的工業互聯網技術與解決方案,努力打破在這一領域國外廠商的技術壟斷。
東土科技目前在工業互聯網領域研究成果已經廣泛應用到了能源、城市交通和工業當中,并提出了4個智慧目標:智慧工業、智慧城市、智慧能源和智慧軍事。
懷揣報國夢,2009年東土科技成立軍品業務部,開始涉足軍工。起初為海軍提供艦載網絡交換傳輸設備,成功應用之后,東土科技堅定了信心,持續投入軍品開發,次年開始嘗試拓展其他軍兵種業務。
東土華盛的成立是東土科技軍工事業的里程碑,依托科銀京成的“道”國產化操作系統、東土軍悅網絡交換產品和飛訊一體化融合通信指控平臺,這家新組建的公司已擁有一條完整的信息化解決方案生態鏈。
邱克介紹,東土華盛雖然剛剛成立,但已積累了多年的軍工經驗,“我們有一魂一芯一平臺,構建東土科技自主創新的一體化融合通信指揮系統,道系統是魂,全自主交換芯片是芯,加上做大數據和業務應用的飛訊,東土華盛打造‘一體化融合通訊指揮平臺’,為客戶提供完整解決方案”。
“在這個平臺上,各種信息可交互、通信、共享,從作戰角度來看,用戶能更直接、快速、便捷地獲取信息或交互信息。”
信息領域常見的開窗口、后門、漏洞讓軍方避免采用國外產品,東土華盛有自己的全自主國產化芯片和操作系統,她非常自豪。她強調,操作系統和芯片是信息化領域的基座,有了牢固的基座,在上面做的應用,才可靠。
東土華盛的芯片被某軍種發射車和軍艦采用,道系統應用于新型戰機、艦艇等重要裝備,證明我公司產品的成熟、安全、堅固可靠,邱克笑著說。
民企助力軍隊裝備國產化 不被掐脖子
如今,中國軍隊裝備基本實現國產化,但回想當初被進口裝備“掐脖子”的經歷,邱克有一段辛酸史,也是中國民營企業搞軍工的縮影。
從上世紀90年代到2005年之前,軍隊的音視頻設備只能采購國外的,她當過國外廠家在中國的代理商,她當時最大的感受是:中國客戶的個性化需求得不到外國廠家的支持。
“軍方客戶提了很多需求,我多次跟國外廠商協商,得到的回答都是:這是全球通用的東西,為什么要改?有多少訂單?最后,我們只能將就使用這些產品。”
另外,外國不會把最先進的產品賣給中國,代差就始終存在。花大價錢買東西,還很被動,她甚至總結道:“進口裝備拖了中國軍隊信息化建設的后腿!”
她當年作為一名大學生,畢業后就一直懷著軍工夢,雖沒有穿上綠軍裝,但一直在從事軍工這個領域,來實現她的理想、抱負和情懷。
看著軍隊受困于進口裝備,她萌生了“自己做”的念頭。
她先是咨詢專家:音視頻設備國內能做出來嗎?回答是:只要投入,能!
然后問軍方人士:你們會采用國內民營公司的產品嗎?因為當時對洋品牌有種迷信,她擔心軍方會不會信任民企產品。對方表示,如果國民企裝備符合指標,能通過測試、試用,可以打報告。
做了以上“市場調研”后,邱克決定創業了。
2004年,她和七八個人一起,成立了飛訊數碼,自己掏錢搞研發。一年之后,飛訊的產品參加了軍方的產品選型和測試,與眾多的國內外大公司同臺競技,最后以產品性能優良,技術過硬獲得了第一名!
她至今回想起都很激動:“我們是一家很小的民營企業,基于我們的堅持與執著,產品被軍隊選中后又試用了半年,終于被正式采用!”飛訊的產品從固定指揮到機動指揮,成功地運用到了某軍兵種,得到了客戶的一致好評。
研發、生產、推廣,這個過程中,企業得到了發展,但她認為,最重要的是真正解決了部隊的需求,打破了國外的壟斷,再也不被掐脖子了!
創業就面臨著風險,投入可能沒有回報,她深深明白,她也擔心,還一度考慮賣房籌集研發資金。她說,是強烈的報國情懷支撐自己熬過創業的艱難,并一步步把公司發展起來。
軍工情懷 樹立未來兩大目標
現在,飛訊一體化融合通信指控平臺是東土華盛旗下的三大板塊之一,也是“一魂一芯一平臺”中的“平臺”。那“一魂一芯”的起源是什么呢?
朱明遠,2000年創立了科銀京成,之前他“穿了很多年軍裝”,骨子里流淌著軍工情懷。談及“下海”的初衷,他說,深感當時中國的武器裝備操作系統都被國外大廠家壟斷,他和合作伙伴們想打造中國自己的、可靠的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把市場慢慢奪回來”。這套操作系統就是“道系統”——東土華盛的“魂”。
王小軍,2009年創業,懷揣一顆軍工夢成立了北京軍悅飛翔科技有限公司,開始做軍用通信產品。創業初期公司沒有雄厚的資本,僅有不到8萬元的原始積累和4名員工,但王小軍團隊卻信心十足、勤奮務實,他每天穿梭于各個研究所之間。通過高頻次的客戶拜訪,深入挖掘客戶需求。為謀求更廣闊的發展空間,軍悅飛翔并入東土科技集團,并更名為“北京東土軍悅科技有限公司”。在王小軍帶領東土軍悅研發出100%自主可控、安全可信、芯片設計可持續演進的軍用交換機核心芯片KD5660——也是如今東土華盛的“芯”。
2017年,隨著東土科技完成對科銀京成的收購,其軍工業務更具競爭力,為了打造對外一體化,三家公司合為一家,將為用戶提供整體化解決方案。
一魂一芯一平臺,老中青都有一個軍工夢,東土華盛三大板塊強強聯手,三位領軍人物組成了核心團隊,因此,邱克對于這家新生企業的未來充滿了信心。
她第一個清晰的目標是:基于三大核心產品,把東土華盛打造成既能為我軍提供主打核心產品,又能夠做整體解決方案的公司。
她解釋說,中國做產品的公司特別多,做頂層設計、架構、解決方案的公司不多,各種產品最后要有一個很好的設計,構架成一套系統,才能服務于軍隊的信息化建設。
邱克一直強調報國情懷對企業發展的作用,這是一種不可估量的精神力量,她通過言傳身教把這種力量傳遞給周圍的人。
因此,新生的東土華盛還有一大目標:培養三觀端正、有奉獻精神的員工。因為“軍工行業是個特殊行業,跟國家安全息息相關,軍工企業要成長,小情懷是掙錢發展,大情懷是助力軍隊、國家的強大,得到社會的認可”。
邱克說,她想告訴參軍路上的同行:
現在是個好時代,感謝軍民融合政策,民企做軍工,一定要帶著情懷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