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1日-13日,由江蘇省人民政府、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共同舉辦,以“賦能升級,智造未來”為主題的2018世界智能制造大會在中國南京博覽會議中心舉辦。現場匯聚了世界智能制造領先企業、權威機構、卓越領袖與前沿專家,共同探討智能制造新愿景,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引領全球產業新發展。

10月12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副部長辛國斌,中國工程院黨組成員、副院長鐘志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孟慶海,江蘇省省長吳政隆,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南京市市長藍紹敏共同啟動2018世界智能制造大會開幕儀式。

12日下午,東土科技董事長李平受邀參加了大會“賦能升級,制造未來”主題對話。李平指出:工業互聯網為智能制造賦能,就是要實現機器世界的互聯互通,通過通信技術、邊緣計算平臺技術、高性能低功耗芯片技術構建深入設備底層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架構,獲取完善的工業大數據,為智能制造提供堅實的基礎。

10月13日上午,2018世界智能制造大會主題分論壇——東土科技·工業互聯網平臺創新與實踐高峰論壇如期舉辦。
中國工程院院士、江蘇省未來網絡創新研究院院長劉韻潔,中國工程院院士、華東理工大學副校長錢鋒,工信部裝備工業司副司長王瑞華,江蘇省經信委副主任胡學同等領導和嘉賓出席了此次論壇,與企業家代表共同探討如何通過人工智能、大數據、互聯網等工業互聯網平臺關鍵技術助力智能制造深入發展,為廣大制造企業應用互聯網工業互聯網平臺技術進行智能化改造及轉型發展,提供有益的借鑒和幫助。
信部裝備工業司副司長王瑞華在論壇致辭中提出了3點建議:
- 加快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提高平臺安全性,實現設備互聯互通,為整個智能制造的發展提供根本基礎;
- 打造工業互聯網的應用生態,建立服務于各個行業不同應用場景的共有生態發展環境;
- 構建多方協同的一個發展的體系,建立面向整個智能制造行業的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聯盟。

作為此次論壇的冠名企業,北京東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中關村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理事長、國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專家李平發表了主旨演講。
李平指出:“正如中國工程院院士錢鋒講到的,中國乃至全球已經深刻認識到工業互聯網的重要性,但對工業互聯網的核心技術以及工業互聯網的發展路徑還沒有達成共識。如果不知道核心技術是什么,那我們的企業應該如何制定自己的技術戰略,我們政府該如何去扶持?智能制造與工業互聯網作為國家戰略,其核心技術、發展路徑,是值得企業和政府去解答的。”

李平認為,工業互聯網或者整個工業體系有兩個要素,資源要素和生產要素,每個元素都有一個核心技術。
資源要素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協同管理、合同管理、可視化、物流等等,通過資源平臺進行要素管理,可以提高工業生產效率,實現智能制造。其核心技術,就是融合控制、管理和信息服務的資源平臺,通過這個平臺支撐所有工業資源要素的管理、應用和操作性。
而國家應該對勉力進行工業平臺以及操作系統國產化的企業給與各方面的支持,來培育中國自己的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通過同一個平臺實現各個制造場景的大數據共享和互動,推動智能制造的發展。
生產要素包括了儀器儀表、機器人、數控機床、控制單元等等。對生產要素進行管理的核心技術,就是利用工業互聯網的通信、邊緣計算實現機器世界的互聯互通,同時通過軟件定義控制SDC,實現不同硬件、不同行業、不同場景的標準化控制。當我們通過高帶寬現場總線、低功耗高性能芯片、軟件定義控制、邊緣計算等核心技術解決了工業現場底層的互聯互通問題,將人工智能應用到工廠的每個角落,才能真正實現工業互聯、人工智能、智能制造。
總的來說,工業互聯網的核心技術一是融合人機界面、云控制、計算的資源管理操作系統/云平臺,二是解決工業現場最后一公里通信的軟件定義控制、寬帶現場總線、低功耗芯片。通過這兩方面的核心技術才能支撐和推動工業互聯網持續發展,承載人工智能在工業互聯網的持續應用。
制造向“智”,大勢所趨。東土科技將不斷推進工業互聯網技術在智能制造領域的應用,加速我國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助力我國制造業站上一個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