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發現智造高手”——第四屆“臺達杯”高校自動化設計大賽決賽結果揭曉,經過兩天激烈的角逐,來自于臺灣中原大學的“天下萬物不求人”團隊以及合肥工業大學的“斛兵”團隊最終脫穎而出,獲得了現場評委的一致認可,獲得大賽特等獎。專家評審團表示,“天下萬物不求人”團隊的作品“遠程智能共享制造設備工廠”緊扣著智能制造、共享經濟等發展熱點,團隊展現出心致行隨、精誠合作的學習之道。“斛兵”團隊創意飛揚,“基于視覺的機器人免編程系統”運用運動跟蹤、雙目定位、三維解算等技術,達到了完善融合。同時,大賽還分別評出了一、二 、三等獎及編輯選擇獎等諸多獎項。詳細獲獎名單請見第四屆“臺達杯”高校自動化設計大賽官網網址:
http://mkt.deltagreentech.com.cn/2017/jingsai/winnerslist.asp

臺灣中原大學的“天下萬物不求人”團隊

合肥工業大學的“斛兵”團隊
臺達董事長海英俊在頒獎典禮上表示,全球制造業正處在巨大的變革之中,而中國制造業則在這場變革的風口浪尖之上,工業4.0、中國制造2025的行動綱領引導著中國制造業向著智能制造的方向發展。臺達始終秉持著“環保 節能 愛地球”的經營使命,也高度關注高等教育的發展,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校企合作。連續四年舉辦的“臺達杯”高校自動化設計大賽,挖掘了非常多的優異作品,也幫助許多參賽學生創新思維、拓展能力,相信他們未來一定會成為制造領域出色的人才。

臺達集團董事長海英俊為獲得特等獎的2支隊伍頒獎
工業與信息化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自動化專業指導委員會秘書長姚吉對大賽也做出了高度評價:自動化企業往往處在與制造業用戶接觸的第一線,更能把握市場和行業用戶的需求。“臺達杯”高校自動化設計大賽做出了產教融合的典范,很好地將行業需求與教學聯系統一,是高校自動化專業學生學習先進技術和進行綜合實踐的理想平臺。希望未來這種模式能夠保持下去。

工業與信息化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自動化專業指導委員會秘書長姚吉
除了專業評委們選出的各個獎項,“臺達杯”更特別設置了“編輯選擇獎”,由專業媒體投票評選出2支優勝隊伍。獲得第四屆“臺達杯”高校自動化大賽“編輯選擇獎”的團隊為:麗水職業技術學院“麗職院拓荒者隊”的“人民的苔蘚”、西南科技大學“科大之鷹隊”的“煙包表面異物智能清除系統”。媒體評審表示,兩組獲獎作品都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且具備一定的柔性化,可適應個性化定制與生產,具有較廣泛的市場推廣價值。

獲得該項賽事特等獎的臺灣中原大學代表王有慈表示,參加臺達杯高校自動化設計大賽是一項終身難忘的經歷。我們從豐富的賽事內容中學習到了非常多的知識,也檢驗了自己的水平。同時專家教師給予我們的專業指導、同學們的創新思維都讓我感到受益匪淺。在這里,我們還能夠深入了解臺達這樣的國際化企業,這對我們日后步入社會非常有幫助。

就業論壇
在決賽期間,為了讓參賽同學有更多的收獲,大賽組委會舉辦了多場主題活動,包括“智能制造時代——工業機器人的機遇與挑戰”講座、就業論壇、“創新 協同 與智造同行-教師教學交流會”以及參觀臺達吳江生產基地等。在“智能制造時代——工業機器人的機遇與挑戰”講座中,臺達機電事業群機器人事業處處長彭志誠先生就智能制造時代的需求進行了探討,并以臺達的工業機器人為例,論述了工業機器人以應用需求為引導的發展思路。在就業論壇上,由資深人資專家、高校教師、媒體老總和用工企業代表所組成的嘉賓團,針對制造業宏觀大環境的發展趨勢闡述了各自的觀點,對即將步入職場的大學生進行職業規劃具有現實的啟迪意義。教師教學交流會則是專為高校教師設立,兩岸教師在此分享經驗、交流心得。參觀臺達吳江生產基地,則是廣大師生最為期待的環節之一,臺達現代化的生產車間,對先進技術的應用,卓越的生產工藝都讓參觀師生贊嘆不已。

“臺達杯”高校自動化設計大賽自2014年以來已經連續舉辦四屆。大賽的影響力和吸引力日益提升,參賽隊伍數量也是逐年遞增。本屆大賽,除了兩岸高校外,還包括來自于泰國和印度的高校隊伍,證明這項賽事獲得了更多人的認可,參賽隊伍數量也創歷史新高。通過比賽,實實在在檢驗了高校自動化專業學生的水平。更重要的是,每一年都有無數的學生在“臺達杯”高校自動化設計大賽中學到新知識、提升實踐能力,和大賽的初衷相契合。

臺達作為先進自動化解決方案的全球領先供應商,一直努力將自身多年來的經驗和技術,通過產學合作傳承給未來的科技人才,進而促成產業技術提升。自2008年起與國內多所本科院校接觸,切實了解學校師生的需求,致力于通過“合作人才培養模式”與各高校合作建立“臺達自動化實驗室”,推動國家工業自動化人才的培養與提升自動化技術水平。至今已在全 國數十所院校啟動了校企合作的進程,已有多個省市的師生受益于此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