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機器人或生產線裝上“眼睛”,讓整個生產制造過程更加靈活和自動化,這是實現智能制造的重要一環,而這些“眼睛”就是我們常說的“機器視覺”。隨著智能制造從概念走向落地實施,機器視覺作為自動化領域高智能化的產品,越來越多的應用到智能制造過程中。
In-Sight 2000視覺傳感器應運而生
機器視覺主要用計算機來模擬人的視覺功能,并且具有人腦的一部分功能一一從客觀事物的圖像中提取信息,進行處理并加以理解,最終用于實際檢測、測量和控制。機器視覺不但可以替代人工視覺,甚至在很多場合比人工視覺更高效、更準確。
根據市場定位和應用場合不同,機器視覺通常可以分為視覺系統和視覺傳感器兩大類,視覺系統是機器視覺的高級應用,通常包含光源、鏡頭、相機、軟件以及計算機等,結構復雜,開發周期較長,但可達到理想的精度及速度,能實現復雜的系統功能。而視覺傳感器將光源、相機、軟件和處理器等集成在一起,具有簡單易用、性價比高等特點,適合簡單的檢測測量等領域。
然而,隨著智能制造對機器視覺的需求越來越多,在一些應用場合迫切需要一種既有視覺系統的可靠性能,又兼具視覺傳感器經濟高效的一種機器視覺產品。為此,專注于機器視覺領域多年的領先廠商康耐視,推出了一款全新的視覺傳感器In-Sight 2000。

康耐視大中華區總經理鐘銳華先生
康耐視大中華區總經理鐘銳華在北京舉行的新品發布會上表示,“康耐視長期以來一直以高端市場應用為主,但此次蓄勢推出的In-Sight 2000系列視覺傳感器,不僅具備 In-Sight 視覺系統的強大功能,還擁有視覺傳感器的簡易性和性價比優勢,能更好地滿足中國客戶不同層次的市場需求。”

康耐視In-Sight 2000系列視覺傳感器
易用性、靈活性和可靠性樹立行業新標桿
康耐視的機器視覺產品,一直有定位在視覺系統的In-Sight家族和定位在視覺傳感器的Checker家族,而此次推出的是出身于In-Sight家族的視覺傳感器,可見In-Sight 2000同時具有In-Sight家族的強大功能和可靠性,又具有Checker視覺傳感器的簡單易用和高性價比。
視覺傳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從一整幅圖像捕獲光線的數以千計的像素,然后將捕獲的圖像與內存中存儲的基準圖像進行比較,以作出分析。在視覺傳感器實際應用中,照明和圖像識別軟件算法是最為關鍵的兩個技術要素,In-Sight 2000在這兩個關鍵點上都有獨特優勢。
在照明方面,In-Sight 2000集成了一組LED 環形燈,此 LED 環形燈可在整個圖像上實現均勻的散射照明,散射照明技術可在最具挑戰性的環境中進行強大的視覺檢測,無需再使用價值昂貴的外部照明器件,而且鏡頭和多種彩色光可現場更換。
在軟件算法方面,In-Sight 2000采用In-Sight視覺系統相同的算法和軟件平臺In-Sight Explorer,準確性、可靠性以及強大的功能可以和復雜視覺系統相媲美,這一點也是In-Sight 2000最為關鍵的特點之一。
另外,In-Sight 2000可配置為串聯和直角安裝。這種模塊化的主體設計可為在狹窄空間中安裝提供最大的靈活性,簡化布線或光路,并最大程度地減少設計新機械固定裝置的需求。在易用性方面,In-Sight 2000可以與提供快速、逐步應用程序設置的In-Sight Explorer EasyBuilder界面配合使用,通過直觀的點選式設置工具便可完成簡單的存在/缺失檢測。如需進行更加復雜的檢測,用戶可根據經驗在In-Sight Explorer中使用更加先進的 In-Sight視覺系統創建視覺應用。

康耐視大中華區傳感器業務經理王坦先生
“以前的機器視覺產品要不是成本太高,要不是性能跟不上,而In-Sight 2000視覺傳感器適用于簡單的防錯應用,它采用了成熟強大的In-Sight 視覺算法和工具、簡易設置、模塊化設計以及可在現場更換的照明和光學器件,為視覺傳感器的價值、易用性和靈活性設立了新的標準?!笨的鸵暣笾腥A區傳感器業務經理王坦先生在接受本站記者專訪時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