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智能綠島創客馬拉松(Makeathon)工程競賽中,13名學生僅用三天時間就建造了一臺使用機器人對垃圾進行分類的機器。奧地利自動化專家貝加萊為來自布爾諾理工大學(捷克)、肯普滕應用技術大學(德國)、奧斯特拉瓦科技大學(捷克)、不來梅哈芬應用技術大學(德國)和埃朗根-紐倫堡大學(德國)的學生組成的跨學科團隊提供了支持。今年在大加納利島舉辦的Makeathon完全致力于可持續發展。
在智能綠島創客馬拉松(Makeathon)中,學生團隊僅用三天時間就將一個想法和大量組件轉變為可運行的垃圾分類機。
由貝加萊支持的團隊在活動開始時收到任務,他們必須在三天時間里將概念轉變為功能樣機。為了幫助項目順利實施,貝加萊向學生提供了軟件和硬件,肯普滕應用技術大學自行開發了3D打印機器人,并將其帶到活動現場。由于已將開放且柔性的機器人解決方案集成在貝加萊系統中,因此使用貝加萊控制器操作自制的機器人沒有任何問題。在最終的解決方案中,有三種不同類型的機器人使用各種傳感器對垃圾進行了分類。OPC UA被用作核心通信協議。
Makeathon旨在激發年輕人對自動化技術的興趣,同時鼓勵他們思考可持續發展。在Makeathon的最后一天,作為肯普滕應用技術大學團隊負責人之一的Dirk Jakob教授總結道:“這是一項艱巨的挑戰,但是我們團隊能夠在如此短的時間內開發出垃圾分類機并使其運行,這令我們倍感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