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對于貝加萊來說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技術層面,貝加萊推出了面向智能時代的全新3100系列工業PC,支持工業物聯網的邊緣控制器,以及針對傳統設備數字化升級的OrangeBox等一系列創新產品,滿足不用行業用戶智能升級的個性化需求。在戰略層面,成功并入ABB機器和工廠自動化部門后,貝加萊將在更大的平臺上為客戶提供更具競爭力的機器與系統方案。
一切從用戶的需求出發,這是植根于貝加萊的務實基因。在10月19日召開的"2017年度貝加萊用戶大會"上,很多用戶都在這個特殊的時間點,表達了對與貝加萊長期合作、構建"共贏"伙伴關系的珍視。"在貝加萊的幫助下,我們希望實現通過智能制造生產智能設備,用智能設備在智能工廠智能生產的愿景"。這是一位用戶企業代表的真實心聲。
貝加萊(中國)大中華區總裁肖維榮博士與用戶企業代表一起暢聊智能制造
進入中國二十余載,貝加萊以其先進的技術理念、強大的研發能力和深入行業的本地化服務,贏得了大批機器和自動化行業的忠實用戶。"我們和用戶一起,見證了從中國生產到中國制造的轉變。"貝加萊(中國)大中華區總裁肖維榮博士坦言,"未來在新的平臺上,我們希望為用戶帶來更多的價值,在智能制造中發揮橙色優勢,竭盡全力幫助中國制造企業實現數字化升級。"
助力中國制造業向智能化轉型
對于智能制造的理解,行業中有很多過于宏觀和模糊不清的解讀。肖維榮博士在用戶大會的主旨演講中重新梳理了智能制造的概念,從更具體的層面指出,智能制造的內涵應該包括"自治的智能單元、柔性的智能系統、有效的工藝貫徹、以及有機的人機合作"這四個要素。"智能制造引發了IT技術與自動化技術這兩個世界之間的對話。"肖博士說,通過開放的通信標準OPC UA,將基于信息策略優化的ICT技術和基于信號控制優化的OT技術,完美融合在一起。

貝加萊(中國)大中華區總裁肖維榮博士發表主旨演講
消費模式和需求的轉變,對制造業提出了新的挑戰。如何結合自身的企業特點,成功實現智能化轉型,是擺在中國制造企業面前的一個難題。"制造業的根本追求是成本效率," 肖維榮博士說,不能盲目的為了智能制造而智能制造,智能制造的最終目標是要幫助企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面對智能制造時代對工業自動化的新需求,肖維榮博士認為貝加萊能夠從四個方面幫助用戶:首先,從培訓、研發、管理和服務方面,幫助企業提高成本競爭力;第二,通過開放式平臺和標準,為用戶和合作伙伴提供更高效的優化和整合解決方案;第三,系統模塊化,提供滿足個性化需求和知識積累的平臺;第四,通過機電一體化研發,為用戶提供高效工程解決方案。
作為智能制造的基礎,數據的價值能否被充分發掘和利用,也影響著企業的智能化升級進程。"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來自奧地利總部的貝加萊自動化學院院長Franz Enhuber先生說,沒有數據的測量,就無法改善工藝。從過程數據采集到工廠定位系統,再到數據交換,通過云服務形成工廠級閉環,分析后的數據可以用于改善工廠運營的環境,優化參數和性能,提升設備效率以及改善工藝等。
"數據是今天的黃金,"Franz Enhuber先生說。數字化制造,為驅動業務收入增長帶來強大動力。調查研究表明,數字化制造使企業的宕機時間降低48%,缺陷率降低49%,新產品推出提速23%,OEE改善16%,庫存周轉效率提升35%,能源消耗降低18%。同時,數字化制造能夠幫助企業提供為高級客戶服務所需的商業智能,包括預測性維護、機器學習、以及長期數據存儲等。
物聯網時代的開放平臺與標準
制造業正在從單一產線的大規模生產向多品種、小批量的個性化訂制發展。"物聯網時代的核心應該是對變化的響應能力。"貝加萊PC與HMI研發經理Raimund Ruf先生說,這就需要工業自動化產品具有靈活性、可擴展性和模塊化的特點。基于此,貝加萊推出了全新工業PC系列:Automation PC和Panel PC 3100,在緊湊的外殼中提供高性能以及全面的接口支持。
高效、靈活的PC制造,使得貝加萊可以實現最小批量為1,最多可實現2500億種可能的配置。"現在,機械和設備制造商在根據具體要求定制其工業PC時,將會更加輕松。" Raimund說。Automation PC 3100可提供各種模塊化接口選項,兩個插槽可以容納串行接口、以太網、CAN和POWERLINK卡。具有多種可選的面板接口,最大可接入24寸高清面板。
開放性是智能工廠必然的選擇,傳統制造業封閉式的產品和系統將逐步被淘汰。"一個系統或工具能夠適用于不同行業,已成為智能工廠對于工業控制技術的基本需求。"貝加萊控制技術研發經理Anton Meindl先生說。基于Automation Studio平臺的mapp智能機器開發技術,可以快速開發響應變化的機器。可復用、可視化以及完全可擴展的系統能夠實現最高柔性,為每臺機器提供優化的解決方案,幫助用戶實現最佳成本效益目標。
智能制造需要IT與OT技術的融合,而開放的通信標準是關鍵。"智能制造對于通信互聯提出了新的需求,包括良好的互操作性、可視化和實時能力等。" 貝加萊(中國)大中華區市場經理宋華振先生說,"隨著OPC UA與TSN的引入,我們在工業PLC與云端之間擁有了統一的通信語言。OPC UA TSN將成為一統天下的工業網絡解決方案。"
為了使開放、統一、基于標準和可互操作的工業物聯網解決方案適合工業控制器之間及其至云端的通信,去年底,包括貝加萊在內的幾家自動化領先企業共同商討,將OPC UA TSN認定為適合工業自動化和工業物聯網連接的統一標準。作為增強型OPC UA發布者/訂閱者(Pub/Sub)技術與IEEE TSN以太網標準的結合,OPC UA TSN提供了統一工業自動化通信所需的所有開放、標準的構建塊,并且能夠實現IT和OT的廣泛融合,這是實現工業互聯和工業4.0的基礎。
創新技術加速工業物聯網落地
通常,人們在談論智能制造時更偏好于以新建工廠為參考,而現實是很多老舊工廠在部署工業物聯網時,可能遇到更多、更復雜的難題。針對現存工廠的智能化升級,貝加萊國際銷售經理Werner Paulin先生給出三點了建議:首先,將數據包轉化為信息,老工廠存在多樣的系統和技術,需要賦予數據普遍意義,將其轉化為信息。第二,實時KPI計算,通過現場KPI計算讓操作員實現快速響應。第三,強化升級必須具有經濟合理性,結合現存的自動化系統和人員配備,制定最低資本支出和運營性支出。
在傳統架構中,數據經由IoT網關直接上傳到云,這樣的結果會導致低效的現場和云端響應,對云連接性的依賴,以及配置大容量存儲和帶寬的高昂運營成本。"現在我們為老舊工廠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解決方案Orange Box,它獨立于云服務,響應速度快,且容易安裝,操作起來就像智能手機一樣簡單。"Werner說,"通過Orange Box,我們可以使現有設備向工業物聯網加速邁進。"
Orange Box由一個控制器和貝加萊mapp技術預配置軟件包組成。安裝Orange Box無需更改現有的硬件或軟件。它支持與已有系統的通訊,無需對現有系統進行接口升級即可實現數據交換。采用完全柔性化和模塊化的設計,如果要實現收集和分析基本的操作數據,只需要一個25毫米寬的緊湊型PLC和mapp OEE組件即可。這對于很多預算有限、設備參差不齊的老工廠來說,無疑是一個極具吸引力的數字化升級解決方案。很多OEM用戶都表示這款產品的強大功能令他們印象深刻。
除了Orange Box,另一個在這次會議被熱議的話題就是邊緣計算。隨著物聯網和智能制造的深入推進,面對每天采集到的海量現場數據,企業在思考云端利用效率的同時,也開始對邊緣側的計算需求有了新的認識。為了滿足企業對工廠數據采集并實現邊緣計算的需求,貝加萊推出了OrangeBox和APROL兩個應用場景的解決方案。OrangeBox傾向于小型、老舊的工廠,而APROL則更為側重于針對大型、新工廠的數據采集。
邊緣計算正在實施工業物聯網過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基于高性能的工業邊緣控制器,制造企業可實現現場實時KPI和數據壓縮,防止所有系統層發生數據丟失,支持系統和用戶的雙重數據記錄存檔。"貝加萊工廠自動化研發經理Martin Reichinger先生說。同時,先進的趨勢分析,由邏輯控制的報警生成機制,以及嵌入的商業智能套件,幫助工廠優化與分析數據,并改善生產的質量、成本與能耗。
智能制造和工業物聯網正在悄然改變著傳統制造業的業務模式。要想在這種新環境中取得成功,企業需要主動推進自身的數字化轉型,并找到能夠實現共識、共事、共贏的合作伙伴。穩固的合作伙伴關系有利于共享競爭優勢,以客戶為中心和創新精神是貝加萊一直堅守的信念。以自身在機器與工廠自動化產業Know-How的長久積累與ABB的整體運營相融合,肖維榮博士相信貝加萊會助力中國制造企業開啟智能化轉型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