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美再次啟動對中國的芯片大調查
發布時間:2023-12-25 作者:www.xstr.xyz
美國商務部最近宣布了一個旨在深入了解半導體供應鏈和國防工業基地的調查。這個決定是由于對來自中國的芯片存在潛在國家安全問題的擔憂所致。
一邊調查中國企業,一邊補貼美國企業
據路透社21日的報道,這次調查的目標是揭示美國企業如何獲取所謂的"傳統制程芯片"(即以當代和成熟工藝制造的芯片)。與此同時,美商務部也準備向半導體芯片制造商提供將近400億美元的補貼。
美國商務部指出,這項調查將于2024年1月啟動,旨在降低中國在美國關鍵產業供應鏈中所帶來的"國家安全風險",特別關注美國關鍵產業供應鏈中使用和采購的中國傳統芯片。
商務部長雷蒙多表示,中國過去幾年采取了一系列令人擔憂的措施,擴大了國內傳統芯片的產能,這使得美國企業更難與之競爭。
在此之前,拜登政府于去年12月11日宣布,英國軍火工業和航空太空設備制造商貝宜系統(BAE Systems)成為首家受益于《芯片與科學法案》(CHIPS Act)的企業,將獲得3500萬美元的補貼。
美國商務部選擇將軍火商作為首個獲得芯片法資助的對象,而非傳統芯片制造商,這顯示了芯片法的重點在于國家安全。此外,市場上對于武器系統對先進芯片的依賴越來越大。拜登總統在去年8月簽署芯片法時曾表達擔憂,認為如果臺灣遭受軍事攻擊,全球將面臨先進芯片的短缺,這將導致美國經濟衰退。
雷蒙多當時預測稱,在未來一年內預計將核準約12個芯片補貼案,甚至更多,涉及數十億美元的個案,其中包括一些先進晶圓代工廠。
美國商務部的這項調查引發了全球范圍內的廣泛關注。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不斷演變和變動的情況下,美國政府對于中國芯片潛在的國家安全風險持續關注,并試圖在這一領域保持競爭優勢。
調查的背后是美國商務部的焦慮
這次調查不僅僅是美國國內產業的關注焦點,也對國際市場和全球半導體生產產生了影響。中國近年來在傳統芯片領域的投資和擴展導致了一些國家對于依賴中國供應鏈的擔憂,這種擔憂甚至擴散到了國際關系和貿易政策層面。
對于美國來說,半導體產業一直被視為戰略性的關鍵產業之一。在這一產業鏈中,傳統芯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們被廣泛應用于多個行業,從消費電子到國防系統,從醫療設備到通信網絡。因此,確保美國在半導體領域的技術優勢和供應鏈的安全性對于美國國家利益至關重要。
這次調查所揭示的國家安全風險也引發了一系列討論,包括技術自主性、供應鏈多樣化、政策干預和國際合作等議題。除了關注中國芯片供應鏈的安全性外,還有人呼吁加強美國國內半導體產業的發展,以減少對外部供應的依賴,提高技術自給自足的能力。
美國商務部決定向半導體芯片制造業提供數百億美元的補貼,意在鼓勵美國本土制造,提升自身產能。這也被視為在全球半導體市場中重新確立美國的競爭地位的一種努力。這樣的舉措將不僅僅局限于技術和經濟領域,還可能影響全球貿易格局和國際合作關系。
美國政府此舉也表明了國家對于科技安全和自主創新的重視。半導體技術不僅僅是一種產業,更是現代社會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對于這一領域的投資和干預不僅關乎經濟利益,更涉及國家安全和未來發展的方向。
半導體全球化可能再次受阻
在全球化的今天,半導體產業的國際合作是很正常的,很多國家的企業都在相互依賴、相互合作。但是,這次美國對中國芯片的調查,卻可能會給這種國際合作帶來新的挑戰。如果調查結果“顯示中國芯片確實存在安全問題”,那么依賴這些芯片的國際產業鏈可能會受到沖擊,很多企業和產業可能需要重新考慮他們的供應鏈戰略。
當然,這種擔憂并不是沒有先例。在過去幾年里,我們已經看到了不少由于安全問題而導致的供應鏈重組。最著名的例子可能就是華為了。美國政府指控華為的設備可能會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這導致華為在很多國家的市場被限制甚至被禁止。這對華為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但也促使很多國家和企業開始重新考慮他們對于關鍵技術的依賴問題。
如今,美國對中國芯片的調查,可能會成為另一個導致全球供應鏈重組的案例。雖然目前還不清楚調查的具體結果,但無疑這將是一個值得關注的重要事件。如果美國商務部調查發現問題,那么必定又會有很多跟班國家跟進。而對于中國的半導體產業來說,這無疑也將是一個巨大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