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信通院發布《城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評價研究報告(2023年)》
發布時間:2023-12-04 作者:www.xstr.xyz
制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是實體經濟的基礎,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要把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城市作為我國實現高質量發展和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重要載體,近年來持續深耕先進制造領域,積聚新發展動能,有力夯實實體經濟根基,在推動地區高質量發展中持續發揮重要作用。
開展城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評價,有助于通過綜合運用評價指標“指揮棒”和評價結果“體檢表”作用,引導城市轉變制造業發展理念、加快制造業創新升級,推動加快形成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制造業城市乃至城市群。基于此,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研究所連續兩年組織開展城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評估工作,堅持以五大發展理念為導向,結合新型工業化發展新要求,充分考慮數據科學性、系統性、可得性,主要沿用2022年城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對全國地級城市制造業發展情況進行了綜合評價,編制發布《城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評價研究報告(2023年)》。
報告凝練了重點城市深耕制造業、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典型做法及取得的突出成效,評估選出2023年全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50強城市和10個潛力城市,樹立城市發展標桿,研究分析了50強城市的分布特征、發展特點、分項表現,深度剖析城市高質量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城市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有關舉措建議,力圖為全國各城市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參考樣板。
報告主要內容
1. 城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現狀:重點城市將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作為立市之基和強市之本,著力強化創新驅動、推動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加快構建先進制造業體系,大力培育優質企業,持續優化發展環境,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
2. 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十強城市(2023年):蘇州市、深圳市、無錫市、寧波市、廣州市、杭州市、長沙市、常州市、青島市和武漢市,蘇州市、深圳市連續兩年蟬聯冠亞軍,常州市、武漢市首次上榜前十。
3. 制造業高質量發展50強城市主要特征:東部地區保持領先優勢,蘇浙魯粵制造強省實力突出,蘇深錫位居榜單前三甲,中西部省會經濟首位度較高。入選城市夯實工業經濟發展基礎,量質雙升不斷增強發展效能;創新引擎動力更為強勁,依托創新平臺推動成果加速轉化;轉型升級步伐持續加快,綠色化智能化激活內生動力;全面提升企業發展能力,集優成勢打造先進制造集群。
4. 城市高質量發展存在的問題:區域發展差距進一步拉大、創新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區域特色產業趨于同質化。
5. 促進制造業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加快轉型升級,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發展先進制造,推進產業鏈向中高端邁進;完善創新生態,提升城市創新服務效能;促進融合發展,培育現代服務業新引擎;深化產業合作,暢通國際國內雙循環。
報告目錄
一、發展現狀:重點城市深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
(一)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成為各地立市之基和強市之本
(二)創新成為引領城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
(三)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是城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主方向
(四)構建先進制造業體系是城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主航道
(五)大力培育優質企業是城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落腳點
(六)持續優化發展環境是城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軟實力
二、評估結果:制造業高質量發展50強城市引領示范樹立標桿
(一)東部地區保持領先優勢,蘇浙魯粵制造強省實力突出
(二)蘇深錫位居榜單前三甲,中西部省會經濟首位度較高
(三)夯實工業經濟發展基礎,量質雙升不斷增強發展效能
(四)創新引擎動力更為強勁,創新平臺推動成果加速轉化
(五)轉型升級步伐持續加快,綠色化智能化激活內生動力
(六)全面提升企業發展能力,集優成勢打造先進制造集群
三、存在問題:城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存在諸多挑戰
(一)區域發展差距進一步拉大
(二)創新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
(三)區域特色產業趨于同質化
四、發展展望:城市要繼續勇擔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大使命
(一)加快轉型升級,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二)發展先進制造,推進產業鏈向中高端邁進
(三)完善創新生態,提升城市創新服務效能
(四)促進融合發展,培育現代服務業新引擎
(五)深化產業合作,暢通國際國內雙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