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國電子信息競爭力百強榜發布
發布時間:2023-09-14 www.xstr.xyz
2023年9月9日,2023年度電子信息企業競爭力報告及前百家企業發布會在廈門舉行。根據報告,競爭力前百家企業(百強企業)的發展,主要顯示出規模繼續提升、效益水平領先、外貿穩步增長、研發能力增強、支撐作用突出等五大特點。
2023年度電子信息企業競爭力前百家企業(百強企業)名單
數據顯示
百強企業2022年主營業務收入合計56067億元,同比增長8.5%,增速高于行業平均水平3.0個百分點,占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收入比重超過35%。其中,主營收入超過1000億元的有15家,入圍企業最高主營收入規模超過5000億元,最低主營收入接近100億元。
同時,百強企業2022年共實現利潤總額5428億元,同比增長30%,在全行業利潤下降背景下取得高速增長,占全行業利潤比重超過70%;百強企業平均利潤率為9.7%,同比提高1.9個百分點,領先于全行業平均水平4.9個百分點。
出口額方面
在全行業對外貿易整體增速放緩的背景下,百強企業出口保持較快增長,為穩定行業外需市場、助力雙循環格局構建發揮了重要的支撐作用,全年共達15750億元,同比增長15.0%,占收入規模比重超過25%,增速領先全行業出口交貨值增速13.2個百分點。
研發投入方面
2022年百強企業研發投入合計3893億元,同比增長17.7%,超過同期收入增速9.2個百分點,平均研發投入強度達到6.9%,比上年提高0.5個百分點;百強企業研發人員合計超過50萬人,占全部從業人員比重超過25%,截至當年末,專利總量68萬件,其中發明專利44萬件,占比超過60%;全年在百強企業的創新引領下,我國電子信息行業持續推進核心技術研發攻關,在提高關鍵產品自給率、不斷完善產業鏈的同時,助力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提升供應鏈韌性。
此外,2022年百強企業合計實現稅金總額1870億元,同比增長11.8%,從業人員合計超過200萬人,分別占全行業總量的60%、15%以上,已成為電子信息制造業保就業、穩增長的重要抓手和壓艙石,并積極利用信息技術為其他產業賦能,在推動綠色制造、智能制造、現代農業和服務業發展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以來,國內電子信息行業總體增速放緩。上半年,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增加值同比持平,扭轉前兩個月同比下降態勢,但仍低于全國工業平均增速3.8個百分點;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9.4%,比同期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速低2.4個百分點;行業出口交貨值同比下降9.2%,降幅超過同期工業4.4個百分點;行業效益承受較大壓力,上半年收入和利潤分別下降4.2%、25.2%,降幅均超過全國工業平均水平。
“每年評選出的電子信息百強企業是行業骨干企業的一個縮影,是行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領力量,已經成為反映行業未來趨勢的重要風向標。”中國電子信息行業聯合會有關負責人介紹,當前,國內電子信息行業的轉型升級還有待加速,發展質量還有待提高,需重點關注自主創新能力的增強、基礎關鍵核心領域短板的補齊、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的提升等重點方向,并深入挖掘市場存在的結構性機會,全面細致地推行降本增效,以應對當前行業發展的短期困難和長期挑戰。
“當前是我國電子信息產業轉型升級的攻堅期,也是推動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由大變強的關鍵時期。”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有關負責人表示,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國際形勢變化與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形成歷史性交匯,為貫徹落實“制造業要筑牢”的重要指示精神,扎實推進新型工業化,應對復雜形勢,更好發揮電子信息領域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作用,政府需創造更好的發展環境、培育企業成長做強,企業要充分發揮自身在創新、轉型發展中的主體作用,行業協會、中介組織要充分發揮自身作用為行業發展做好服務,協同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和具有產業鏈控制力的生態主導型企業,構建自主可控產業生態”,搶占新一輪產業競爭的制高點。
據悉,電子信息百強企業發布活動已舉辦37屆,30多年來,百強企業規模日益壯大、質量效益明顯提升、結構調整持續優化,對促進電子信息行業的蓬勃發展和轉型升級,發揮了積極的支撐引領作用。
期間,百強企業總體收入規模由第一屆的116億元,擴大到今年的5.6萬億元,增長近500倍,年均增速超過20%,明顯領先于行業平均增速。不僅如此,當前百強企業以不到全行業0.5%的數量比重,創造了占全行業三分之一以上的收入、超過半數的利潤和稅金,帶動就業人數占全行業15%以上,在推動電子信息行業發展中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