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福利一区_最近中文高清在线观看_免费黄色电影在线观看_亚洲天堂成人在线 - 91人人

資訊 > 正文

綠色低碳和數字技術,已經成為了實現高質量發展的DNA雙螺旋

發布時間:2022-08-15 www.xstr.xyz

  2022年8月8日-10日,“碳達峰碳中和中國戰略與全球展望研討會”在呼和浩特舉行。研討會包括論壇演講交流和實地考察調研,論壇部分包括兩個專題:
  專題一:碳匯——國內國際進展與挑戰。
  專題二:數字化賦能雙碳行動。
  我國雙碳目標任務十分艱巨,從碳達峰到碳中和只有短短30年時間,雙碳目標既是約束條件,也是促進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除了可再生能源替代傳統能源、發展循環經濟之外,數字技術和數字平臺在綠色低碳發展中,正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可以這么說,綠色低碳和數字技術,已經成為了實現高質量發展的DNA雙螺旋。
  數字技術和數字平臺在實現綠色低碳發展中,具有廣泛的觸達、低門檻與低成本的參與、實時記錄和正向激勵,以及“數據多跑路,人和機器可以少跑路”等優勢。數字技術已經在很多場景下,取得了依靠傳統節能減排技術所沒有的效果,尤其在幫助中小企業和個人減碳方面,起到了滴水成海的效果。

  
  1構筑碳中和數字化基礎設施勢在必行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在主旨發言中指出,要加強碳核算和碳賬戶為重點的綠色微觀基礎制度建設,要利用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建設一個完整的數據運行體系,數字技術和綠色發展融合發展,將大幅拓展碳中和的應用場景。
  阿里巴巴作為一家數字科技公司,在實現雙碳目標的過程中,深刻的認識到,碳中和需要科學、低成本、準確的碳核算,需要大量碳中和方法學與標準的開發,需要權威快捷的碳中和認證,更需要各行各業碳排放數據庫建設與共享等等。碳中和涉及千千萬萬的企業和組織,只有構筑全行業全領域的碳中和數字化基礎設施,一起形成合力,我們才可能打贏雙碳這場硬仗!
  2發揮平臺生態優勢,協同多方參與減碳
  數字平臺鏈接了數以億計的參與方,在云計算和大數據等數字技術的支持下,可實現大規模減碳行動的實時協同。阿里巴巴在2021年12月17日發布的碳中和行動報告中,就提出了范圍3+的理念,希望帶動平臺自身之外的更多參與方來減碳。
  高德地圖通過平臺生態來協同減碳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2020年9月8日,北京市交通委員會、北京市生態環境局聯合高德地圖、百度地圖共同啟動了綠色出行一體化服務平臺(即MaaS平臺,出行即服務),推出綠色出行碳普惠激勵措施,為國內首次以碳普惠方式鼓勵市民全方式參與綠色出行。用戶在高德地圖等APP上注冊獲得個人碳能量賬戶后,只要采用公交、軌道、步行、騎行等方式出行,便會自動轉換為相應的碳減排量,并可通過MaaS平臺兌換公交卡、代金券,或捐贈環保公益活動。否則,只使用無激勵,用戶的積極性無法維持,MaaS模式無法可持續運營和發展。碳普惠通過“權益回報”的方式來完成用戶使用模式的閉環,實現了自身的可持續發展。
 
  3數字技術助力中小微企業和消費者減碳
  占1.5億市場主體絕大部分的中小微企業,在理念、技術和資金方面,實行綠色低碳發展是一種挑戰。而平臺可以通過更好的商業策略設計,正向激勵中小微企業積極參與減碳。比如,平臺可以通過給商家和個人建立綠色賬戶,并通過恰當的激勵手段,拉動更多的綠色商品供給和綠色消費。
  就在8月8日,阿里巴巴正式發布“88碳賬戶”,這是國內第一個多場景、覆蓋超10億人的消費者碳賬戶體系。88碳賬戶以“1+N”母子賬戶的形式呈現,不僅匯集了用戶在餓了么、菜鳥、閑魚、天貓等平臺上產生的減碳量,也用激勵的方式鼓勵用戶踐行低碳生活方式。88碳賬戶成為阿里巴巴加速推進“范圍3+”減碳的一個重要載體。這是阿里巴巴用產品設計的方式“助力生態15年減碳15億噸”,有利于引導和激勵用戶在日常生活中隨時隨地隨手減碳,踐行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而在2021年雙十一活動中,天貓設立了專門的綠色會場,發放1億元綠色購物券,覆蓋食品、家裝、消電、母嬰4大行業,共50萬款商品,2000余戶商家共同參與,鼓勵用戶購買低能耗家電及綠色認證商品。11月2日,天貓還與14個品牌發起成立“綠色商家聯盟”,共同發出《綠色商家聯盟倡議書》。
  此外,對于很多生產型的中小微企業,阿里巴巴設計了一款叫做“能耗寶”的產品,幫助工廠進行能耗和碳管理。通過“碳足跡在線服務”,提供產品的碳足跡核算、認證和綠色營銷服務。在能耗管理方面,提供能耗管理和優化,實現能耗精細化管理和節能減排。目前,已有2000多家中小企業接入到了“能耗寶”,通過光伏裝機和算法優化全年節省4.3億度煤電,相當于減少44萬噸碳排放。
  數字技術和數字平臺在綠色低碳發展中的應用場景還有很多,包括綠色物流(菜鳥)、綠色數據中心(阿里云)以及基于閑置物品交易的綠色循環經濟(閑魚)等等。數字技術和數字平臺正和越來越多的綠色低碳場景融合發展,為實現我國3060雙碳目標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活動由中國國際發展知識中心主辦,伊利集團協辦。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常務副主席黃志強、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潘家華、北京綠色交易所總經理、北京綠色金融協會秘書長梅德文、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所長高世楫、能源基金會首席執行官兼中國區總裁鄒驥,伊利集團、魏橋集團、三峽集團、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必和必拓、阿里巴巴、中石油相關企業代表,以及中國國際發展知識中心趙昌文主任和蔣希蘅副主任等領導和專家參會。

標簽:碳達峰,數字化賦能,DNA雙螺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