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福利一区_最近中文高清在线观看_免费黄色电影在线观看_亚洲天堂成人在线 - 91人人

資訊 > 正文

日產2億個的口罩產業鏈,疫情之后怎么辦?

發布時間:2020-03-23 www.xstr.xyz

  遭遇疫情重創的中國,正在點滴重啟。
  而現在最為火熱的產業鏈,就是“口罩制造”。
  這個在過去歲月里幾乎要被“去產能”“去庫存”的行業,卻意外地成為了“硬通貨”的制造者,開始為生命護航。
  目前,中國已有4.7萬家口罩企業,其中的8950家,是在疫情之后成立的。
  行業從業者估計,最近兩個月,有上百萬人涌入口罩行業,而中國每天的口罩生產量,“保守估計已達到了2億個”。
  有人說,口罩生產創造了月入上千萬的暴富神話;也有人說,這將是血本無歸的投機生意。

  01 2月爆發
  目前,中國有多少企業可以生產口罩?
  據天眼查數據,截至3月18日,中國一共有4.7萬家經營范圍包括口罩且在正常經營的企業。
  而其中的8950家,是在1月25日疫情開始爆發后新增的。
  目前,新增口罩企業主要集中在三個地區:江蘇、浙江和廣東。
  上百萬人涌入,全國日產口罩2億個,疫情之后怎么辦?        
  口罩大戰,早在2月就已經打響。
  最近不斷有媒體曝出,口罩行業能“月入千萬”,是2020年的極致暴富風口。
  真實情況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現在的口罩大軍,主要分為兩撥人。
  一撥人是2月份進場的,以口罩老玩家為主。
  “他們大多是一些有口罩生產經驗和資源的人,因為外面的人看不清楚疫情什么時候結束,怕廠子剛建好,疫情就結束了。”行業從業者丁佳稱。
  這其中,有人為自己原有的口罩廠增加了流水線。
  “我認識的一個口罩老板,把自己的生產線從2條,增加到10條。”丁佳預估,全國90%的口罩廠都臨時增加了產能。
  也有和口罩相關行業的人加入生產大軍,比如藥企、衛生和個人護理企業。
  “我們在2月就耗資數千萬購置設備和原材料,建了7條口罩生產線。”湖南保靈生物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水龍稱。
  另外一撥入局者,是有實力的龍頭企業。
  比如,比亞迪、格力都在2月開始投產口罩。
  有的企業,意外地撞上了風口,確實也賺到了錢。
  “2月下旬復工潮出現的時候,大家都在市面上搶貨。”丁佳稱,當時他有10萬個口罩的現貨,3個老板都過來搶,最后一個老板拍了35萬現金把貨拉走。
  他當時算了一筆賬:他每天能生產50萬個口罩,成本一個1元左右,賣3元一個,一天的凈利潤是100萬。
  “一個月就是3000萬,月入千萬確實是真的。”丁佳稱。
  而丁佳熟悉的口罩廠老板們,那段時間也是喜笑顏開,“幾乎每個人一個月都有千萬的收益”。
  02 3月混戰
  而到了3月,情況開始變得復雜。
  “2月底,國際疫情開始出現,大家看到了出口的可能性,于是很多投機分子進入。”丁佳稱。
  市場上,涌進來了更多希望“分一杯羹”的人。
  劉水龍也發現,身邊很多從未做過口罩的朋友過來問他,“怎么搞口罩?投入產出比是多少?”
  據天眼查數據,從3月1日至今,全國新增經營范圍包括口罩且在正常經營的企業共5695家。
  也就是說,有超過60%的新增口罩企業,是在3月份成立的。
  丁佳預估,至少有上百萬人擠入了口罩大軍,“有做電子煙的,放高利貸的,還有很多土老板,大多是喜歡賺快錢的群體”。
  這幫人眼光極度敏銳,看準一個行業就急速下注。
  他們的加入,讓這個行業變得無比喧囂。
  在QQ上,集結了數百個與口罩相關的資源對接群,賣口罩的、賣口罩機的、賣口罩核心原材料熔噴布的人,都匯聚其中。
  丁佳稱,他的業務人員加入了幾百個微信群,“但中間大部分人是倒爺和中介”。
  上百萬人涌入,全國日產口罩2億個,疫情之后怎么辦?        
  在上百萬人的瘋狂進場和炒作下,口罩產業鏈中的機器設備、原料,價格開始猛漲。
  原來售價20萬一臺的口罩機,被炒到了50萬、80萬,最后居然變成了現貨160萬。
  上百萬人涌入,全國日產口罩2億個,疫情之后怎么辦?        
  在有的QQ群,一臺現貨口罩機被叫到了160萬
  “我們家150萬一臺的現貨,幾個老板過來搶,現場打錢提貨。”一家口罩機廠的負責人孫正云稱,他從未見過如此瘋狂的場景。
  因為口罩機“一機難求”,很多機器廠都臨時轉型來生產口罩機。
  于是,網上出現了直接銷售的口罩機圖紙。
  “有賣2000、1萬,甚至5萬的。”孫正云稱,很多來不及等機器的口罩廠老板,直接買圖紙回去自己組裝。
  多位業內人士稱,2月底,廣州流出來一張“假圖紙”,很多廠子都參照其生產,結果市場上一下出現了近3000臺瑕疵機子。
  “這些機子用半個小時,就要調試15到20分鐘,老板們急得直跺腳。”孫正云稱。
  現在,業內談到廣州和東莞的口罩機就色變。
  而口罩的核心原材料熔噴布,價格更是從原來的2萬一噸,被炒到最高55萬一噸。
  為了保證口罩的生產,很多政府會調貨,并控制原料價格。
  但這些便宜的原料,有很多被中介拿出來,層層加價倒賣。
  “我買了1噸布,讓我先給一家央企對公轉賬28萬,接下來再把12萬,分別轉入4個私人賬戶中。”一家口罩廠老板對一本財經透露。
  他心知肚明:這家央企的布是正常價格,但外面卻有4個中介或者關系方在分錢。
  于是,28萬的布,變成了40萬。
  這條產業鏈里,聚集了各種牟利者。
  甚至還有人說:“拉進資源群10元一個,代發廣告1元一個群。”
  因為投機分子太多,目前市場上的口罩質量良莠不齊。
  劉水龍認為,藥企、衛生等相關企業轉型口罩線,有先天的優勢。
  “我們平時生產用的就是無塵車間,生產安全和員工素質都比較有保障。”他稱。
  但一些完全跨行的行業,“生產的口罩很多是粗制濫造,我看到一些廠子員工生產的時候都不穿工作服”,丁佳稱,很多這類口罩,連包裝都沒有。
  因為疫情處于特殊階段,政府部門為了保證產能,有時無暇他顧。
  “在4月份后,行業監管政策的收緊,恐怕是大勢所趨。”艾媒咨詢CEO兼首席分析師張毅認為,從總體上看,市場監管在疫情早期相對寬松,但隨著疫情的減緩和市場的相對飽和,監管會回過頭來嚴控。
  03 產能過剩?
  有3萬家企業、上百萬口罩大軍參與,現在中國的口罩產能是多少?
  國家發改委曾表示,截至2月29日,包括普通口罩、醫用一次性口罩、醫用N95口罩在內,中國口罩日產量為1.16億個。
  但實際產量,可能更高。
  “因為擔心被政府征用,一些日產20萬個口罩的廠家,會報個10萬,實際產能要高很多。”丁佳稱。
  加上3月新成立這么多口罩企業,丁佳表示,現在中國的口罩每日產能,“保守估計已經達到了2億”。
  這個數字得到了多位業內人士的認可。
  那么接下來,大家最關心的問題,就是中國的口罩產能是不是會過剩。
  目前,行業大部分人的共識是,口罩的需求高峰會延續到4月份。
  “整個3月份處于口罩行業需求的最高峰,3月底到4月份,隨著學校復課和全面復工,口罩會更緊缺。”張毅認為。
  中國紡織品商業協會安全健康防護用品委員會會長雷利民認為,盡管最近轉產口罩的企業眾多,但因為熔噴布的產能跟不上,“口罩的價格暫時很難下來”。
  “估計3、4月,口罩的價格還是會維持在一個比較高的價位。”雷利民稱。
  同時,國內的供需基本上達到了平衡狀態。
  目前,老百姓已經可以在一些電商平臺和藥店買到口罩,一次性醫用口罩的價格多在2.5元到4元不等。
  雷利民認為,4月之后,如果疫情得到根本的控制,口罩的需求會下調。
  “由于需求可能出現大幅下降,口罩產量會回落到每天1億個以下。”雷利民表示,同時,口罩的價格也會下調,“到5月,一次性醫用口罩的售價可能降到2元,甚至更低”。
  國際疫情嚴重,出口是一個口罩企業轉型的好出路嗎?
  “中國作為世界工廠,準備爆產能吧。”不少從業者認為,口罩可能給中國帶來一些經濟利益。
  張毅認為,4月開始,中國的口罩企業應該將眼光鎖定在國外。
  但出口市場的情況仍然不太明朗。
  “不能盲目用國內市場對比國際市場。”雷利民稱,國內將戴口罩放在普通民眾防控疫情措施的第一位。
  但很多歐美國家,都不主張健康人戴口罩。“國外的口罩需求主要集中在醫療系統內,沒有覆蓋到全民。”
  “因此,從總體上說,國外市場的口罩需求比國內小得多。”雷利民稱,國外市場并不是一個暴利的、扭曲的市場。
  而且,口罩出口的門檻很多,比如進入歐盟,需要CE認證,進入美國,需要FDA認證等等。
  “認證需要時間和成本。在國內市場需求仍然居高不下的情況下,企業把重點轉向出口的意愿并不強,傳統上專做國內市場的口罩企業尤其如此。”雷利民稱。
  國內口罩市場還有1個半月的紅利,而國際市場前景還不明朗,未來口罩市場會出現怎樣的趨勢?
  丁佳認為,在3月進入的很多投機玩家,可能會血本無歸。
  “2月份確實是暴利,但從3月份開始,人工、材料、設備漲了十幾倍,口罩價格才漲了三倍多。”丁佳稱,利潤已經被削得很薄。
  “很多投機進入的中小企業,在市場回落后,投資會打水漂。”張毅也認為,后期可能會一地雞毛。
  但疫情是2020年最大的黑天鵝事件,事情的發展還有些許不確定性。
  3月17日,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發布了《關于印發公眾科學戴口罩指引的通知》,其中對公眾如何科學地戴口罩,進行了詳細介紹。
  在指引中,重點介紹的是如何佩戴一次性醫用口罩,而對于普通的民用口罩卻只字未提。
  “這波投機的玩家里,很多人都是生產民用口罩的,沒有生產醫用口罩的資質。”丁佳認為,接下來,民用口罩市場份額將下降,醫用口罩會變得更加搶手。
  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國家也會逐漸意識到口罩的重要性。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稱,在對老百姓前期的宣傳中,歐美國家沒有把戴口罩作為一項防護措施,這在策略上是錯的。
  “新冠肺炎病毒在潛伏期末就開始排毒了,所以健康的人和病人都應該佩戴口罩。”吳尊友稱。
  而在國外,關于要不要戴口罩的討論開始變多。
  一些專家呼吁,全球的衛生政策制定者須重新考慮口罩的作用,“新冠肺炎病毒已在挑戰常規的遏制策略”。
  這個結論,將極大地影響全球口罩需求量和出口市場。

標簽:口罩,抗擊疫情,產能過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