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制造”丑聞頻發 為全球制造業敲響警鐘
發布時間:2017-12-19 www.xstr.xyz
“日本制造”曾是質量的保證、“精益求精”的代表,其背后的工匠精神一直備受推崇。然而,日本知名企業在2017年造假丑聞頻發,令人震驚。專家指出,究其原因,是日本制造業的兩大法寶--技術創新和工匠精神出現了問題,這也為全球制造業敲響了警鐘。
從2017年初開始,日本高田公司被曝隱瞞安全氣囊質量缺陷,被媒體稱為“有史以來最惡劣的汽車安全丑聞”,高田公司于6月申請破產。9月,日本汽車三巨頭之一的日產汽車公司承認,其在成車出廠檢驗環節中,大量使用無資質人員敷衍出廠檢驗手續。10月,日本第三大鋼鐵企業神戶制鋼所證實,旗下多家工廠長期篡改部分銅、鋁產品的出廠檢驗數據,將未滿足客戶要求的產品充作合格產品供應給客戶。11月,日本有色金屬巨頭三菱綜合材料股份公司發布公告,承認其子公司存在篡改產品數據的造假行為,受影響企業達274家,不合格產品涉及日本自衛隊的艦船和飛機引擎。隨后,日本著名化工企業東麗公司公布,該公司開展輪胎部件等業務的子公司曾篡改產品的檢查數據,在2008年4月至2016年7月間共有149起篡改事件,向輪胎廠商等13家公司供應了不符合承諾標準的違規輪胎增強材料等。

毫不夸張地說,在2017年,隔不了幾天,日本電視新聞里就會出現在閃光燈下低頭道歉的公司高層。多數日本市民對該現象表示既憤怒又無奈。
“就是電視里又有公司的大人物出來,深深鞠躬,然后說對不起。”
“通過電視和報紙看到相關報道,就是覺得怎么又出現造假問題了。檢查不充分,該檢查的沒有檢查,就把產品發貨,這些問題好像由來已久,現在也沒有生氣的必要了。”
日本企業接連出現丑聞讓日本政府也挺不起腰板,不再辯稱是造假事件是“個案”。日本經濟產業大臣世耕弘成表示,一系列丑聞辜負了社會各界對日本制造的高度信賴。“這樣的丑聞動搖了企業公平交易的基礎。”
21世紀以來,日本在全球制造業領域始終位于前列,技術創新和工匠精神是日本制造業的兩大制勝法寶。日本制造業的起步其實是模仿,也正是因此他們意識到了創新的重要性,于是日本上到政府下到企業開始不遺余力地在科技上進行投入。同時,日本人并不滿足于簡單的模仿,而是在吸收他國產品創意的基礎上,加入自己的創新元素。而所謂“工匠精神”這一特質在日本制造企業的員工身上更是體現得淋漓盡致,他們在產品制造過程中一向是以高標準要求自己。同時,日本工人對工作的敬業程度也是舉世公認的。遺憾的是,大量數據造假的背后,正是這兩個制勝法寶出現了問題。多個關于日本企業的問題調查報告都顯示,造假問題已經存在多年,有的企業的問題甚至可以追溯到約40年前。日本網總編谷定文說,在經濟發展的巨大壓力之下,為了追求利益最大話,這些企業選擇“鋌而走險”。“市場競爭變得越來越激烈。從企業的經營者的角度來說,必須要提高利潤,也就是更加注重股東的利益。通過造假更容易降低成本,提高利率,有的企業就選擇了這條路。”
中國社科院日本外交研究室主任呂耀東認為,究其根本,日本制造業其實是陷入了新技術和新興業態涌現的市場中人和制度的“適應不良”。“首先,日本長期以來經濟低迷,在日本叫平成不況,所以導致了整個社會的低迷,包括員工的工作狀態是很難和昭和時期相比的,這種現象在日本也是比較普遍,這種社會狀況實際上也反應到了社會意識和國民的工作態度上,還有工廠的整體運營,所以出現這樣的問題說到底還是人的問題。當然還有制度的問題,現在在日本社會里終身制越來越少,過去日本在終身制的情況下,以市場為家,但現在這種體制逐漸在消退,在日本整體的社會變革過程中 出現的問題是與它整個大環境有關的。”
企業如果出了問題,其產品的銷售必然要受到影響。元三井物產員工,長年從事對華貿易的高島正文就擔心一系列丑聞影響日本的貿易出口。“對于制造業來說,信譽是最為重要的,正因為日本的產品受到信賴,才會有大量的出口,成為出口大國。如果失去了信任,對企業來說是最大的硬傷。”
日本網總編谷定文表示,對于問題企業來說,想要挽回消費者的信任,將有很長的路要走。“所謂企業的聲譽不是一、兩天建立起來的,是要花費幾十年的時間,但是失去信任,也許只要用一天。就像戰后日本汽車為進入美國市場所付出巨大的努力一樣,日本制造業為了重獲信賴,需要同樣的努力。”

曾經是“良心產品”的代名詞,如今卻丑聞不斷、風光不再,日本制造業的塌方也給全球制造業敲響了警鐘。對此,中國社科院日本外交研究室主任呂耀東認為,中國不應該抱著看笑話的心態,日本制造巨頭丑聞頻發的一系列問題恰恰值得中國國內制造業以及正在轉型升級的企業引起足夠的重視。“現在中國制造在國際社會上的影響力是很大的,我們回顧歷史,日本制造也是從不是很好走到高精尖的這么一個過程。那么,現在中國的產品也是這樣,中國制造在國際市場已經是非常響亮了,我們在看到自己取得成就的時候,還要以日本出現的問題來引以為戒,怎么能夠達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同時保證自己的技術和質量在不斷提高的過程中不出現任何問題,還是需要認真地看。日方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為什么會出現問題,我們需要從里面吸取哪些教訓,通過日本出現的問題,來發現我們可能出現的問題,這樣的經驗教訓對我們其實是非常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