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正文
2017年,支撐日本經濟的制造業巨頭一家接一家爆出“造假丑聞”,神戶制鋼數據造假波及約500家企業;日產汽車使用無資質質檢人員,質檢造假長達數十年;高田安全氣囊安全隱患申請破產保護等等,這一系列丑聞讓日本數十年建立起來的“日本制造”品牌陷入危機。
11月28日,日本的纖維巨頭東麗公司召開記者會,承認他們旗下的一個全資子公司東麗HybridCord,存在長期篡改數據的行為。
東麗公司經自查后發現,公司下屬一生產輪胎增強材料的子公司自2008年4月至2016年7月存在篡改產品質檢數據行為,將不符合強度標準的產品作為合格產品提供給客戶。造假時間長達8年,涉及產品149件,受害企業13家。造假數據主要涉及增強汽車輪胎強度的輔助材料。
東麗公司建于1926年,是日本最大的纖維化學生產企業,在研發新型碳素纖維材料方面走在世界前列,是日本高附加值新型材料走向世界的典范。涉及的產品主要是供汽車輪胎、導管和皮帶使用的纖維增強材料,被用于飛機機體和汽車車體等方面,共計約400噸。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波音公司的供應商之一,此次涉及數據造假東麗產品中并不包含供飛機制造使用的纖維增強材料。要知道日本東麗公司是美國波音777客機獨家碳纖維供應商。一旦涉及數據造假,那后果簡直不堪想象。
與此同時,日本有色金屬巨頭三菱綜合材料株式會社社長竹內章11月24日在記者會上承認,公司下屬的三個子公司———三菱電線工業、三菱伸銅和三菱鋁業存在出廠產品技術參數造假問題。
作為日本有色金屬的龍頭企業,三菱綜合材料株式會旗下擁有數家子公司,其業務范圍囊括了水泥、金屬材料、工業加工、能源行業等,為全球上百家工業制造廠商提供原材料。2016財年營業收入達1.304萬億日元,純利潤283億日元。
三菱綜合材料發布的公告顯示,三菱電線箕島制作所2015年4月至2017年9月間生產的橡膠密封圈被發現篡改數據,數量達到約2.7億個,涉及229家客戶。其中,航空航天類客戶為70家。該產品廣泛用于汽車、艦船、飛機引擎等設備。不合格產品涉及日本自衛隊的艦船和飛機引擎。
三菱電線數據篡改問題與神戶制鋼造假有諸多相似之處,不同的是神鋼在經營階段發現造假問題后做出調整,而三菱電線則在管理層知曉其產品存在不足,篡改性能數據的情況下,仍堅持將產品交付給采購商。與前者相比,后者性質更加惡劣。另外,外界普遍質疑,產品數據造假是三菱綜合材料公司層面有組織的行為。
相關文章